关灯
护眼
    见屠夫嬉皮笑脸的,赖明华也不好发火,便告诉他们:“以后绝对不能给牛肉灌水了。”

    “赖站,你也知道,牛肉不好卸,如果没一点水的话,很粘手的,干不了活。”屠夫振振有词地辩解。

    屠夫这话倒有点理,因为牛肉没水的话,无论是卸肉还是拆骨,都会更费工夫。但这也不能成为灌水的理由啊!

    “你怎么卸肉我管不了,但你想灌水,那是绝对不允许的。”赖明华毫无商量余地地和他们说。

    见赖明华态度这么坚决,他们再也不敢当着赖明华的面给牛肉里灌水了。

    但赖明华知道,在利益面前,人是很难自律的。

    因此,赖明华拔掉水管后并没有离开宰牛车间,而是搬一张凳子过来,坐在那,看着他们把那几头牛整头牛的肉都卸了,才去生猪屠宰车间和同事巡视生猪屠宰情况。

    听着赖明华讲述这些情况,叶子明一方面钦佩赖明华的正直和正气,一方面又为肉贩子贪图小利而不顾群众健康而悲哀。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呢?叶子明想,如果多几个赖哥这样的执法者,我们也就多一些希望。

    “赖哥,我有个困惑,那就是,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牛肉灌水的现状的,为什么其他执法部门不管呢?”叶子明问赖明华。

    “这是个问题。按理说,发现牛肉灌水,工商部门是有权对档主进行处罚的。但他们的执法力度不够,常常对商贩销售灌水牛肉的现象睁只眼闭只眼。就算有消费者投诉或者是恰逢集体行动,他们也只是象征性地对商贩罚款几百元了事。这几百元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长久以往,灌水牛肉也就成了文华菜市场的一大顽疾了。”赖明华叹了口气,有些无奈。

    “那你后来还继续阻止那些屠夫往肉里灌水吗?”叶子明好奇地问。

    “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当时我想,只要我在屠宰场上一天班,我就绝不允许他们在我眼皮底下给牛肉灌水。”赖明华毫不犹豫地说。

    “那你不怕那些肉贩子报复吗?”叶子明有点担心地问赖明华。

    “那个倒不会,毕竟我们是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动物防疫执法人员,他们心里还是怕我们的。”赖明华回道。

    接着,赖明华又为叶子明讲述自己和牛贩子“斗智斗勇”的故事:

    每逢赖明华上班,他都在第一时间来到屠牛车间,阻止屠夫给牛肉灌水。

    见赖明华这么认真,牛肉贩子就和赖明华套近乎,问赖明华喜不喜欢吃牛肉啊,要不要弄个牛百叶去尝尝。

    见赖明华不出声,又有肉贩子凑上前来,对着赖明华的耳朵神秘地说,要不弄几条牛鞭去吃吧,这东西可神奇呢,能让男人一振雄风。

    赖明华笑笑,就是不接肉贩子的话。

    肉贩子见赖哥刀枪不入,很是无趣,只好讪讪地回到宰好的牛旁,一心一意地卸肉、拆骨。

    赖明华照例看着牛贩子把所有牛的四肢、大块肉都卸了,才离开宰牛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