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进入12月以来,北风吹,天气渐渐冷了起来。

    北风刮到脸上,开始有一种硬生生的疼痛。早上起床,常常可以看见积水的地方有一层薄薄的白霜。

    下乡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村里的乡亲开始晒腊肉、腊肠、腊鸭、腊鱼了。

    新鲜的肉,经过盐腌几天,然后挂在房前屋后,北风呼呼地吹,太阳懒洋洋地晒,没多少天,腊肉就已风干。再往下晒,晒腊肉的地上就有一块油渍。

    经过风吹日晒霜冻的腊肉,味道特别香。到了腊月,割上一段腊肉,和蒜苗、芹菜和辣椒一起爆炒,那悠长的香味,可以飘过几条街。

    夹一块炒熟的腊肉进口,既脆又松,满口余香。

    叶子明想起自己在广州打工时买的腊肠,吃起来总有一股韧劲,没有那种自然的香味。

    后来问起相熟的朋友,才知道,现在市场上的腊肉、腊肠都不是自然风干晒干的,而是用机器烘干:买来的鲜肉整理好放进机器里,然后把机器开了,加热,吹风,两三天时间,鲜肉就变成腊肉了。

    这种速成的腊肉,味道怎能和乡村自然风干的腊肉相比呢?

    文华县素有冬天做牛干脯的习俗:冬日,把牛肉切成条,晒干。干后再切成丁,然后和辣椒、八角、米酒等天然香辛料在铁锅里焖煮。

    焖煮多时出锅后的牛干脯味道香且辣,更重要的是很有嚼劲,而且越是细细地嚼,味道越长,像是从远方一点一点慢慢渗来,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用牛干脯来下酒,那是最好不过了:酒的醇香,菜的浓烈,抿一口酒,夹一块牛干脯送下,热烈的香味,顿时弥散开来,让人全身都暖烘烘的。

    镇干部的嘴都比较刁,大家朋友也相对比较多。因此,当北风呼啦啦开始刮起的时候,一些人就开始准备买牛肉做牛干脯了。

    一般来说,镇里的同事都是约好七八个人,让牛贩子杀一头牛,然后大家来分牛肉。

    在牛贩子杀牛前,大家就已和牛贩子说清楚:价钱明讲,但牛肉千万不能灌水。

    一般来说,在乡村买不灌水的牛肉,每斤的价钱要比城里市场上的牛肉贵两三元。

    但大家一点也不举得这个价格高,每个同事都买上一二十斤牛肉,有的甚至买二三十斤。

    牛肉灌水难道真的有这么厉害吗?还要专门杀一头牛,特意交代屠夫不要灌水?那我们平常吃的牛肉不都是灌水牛肉?

    叶子明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还好,赖明华是兽医站长,又曾在屠宰场做过检疫员,叶子明想,就向他打听打听吧!

    赖明华见叶子明问他关于灌水牛肉的事,笑了笑告诉叶子明:一般来说,市场上的牛肉,的确存在比较严重的灌水现象。

    “买牛肉的时候,你看肉质,如果牛肉的深红的,一般都没灌水或者水灌得比较少。但如果那牛肉看上去是淡红色,用手摸上去有很润滑的,那十有八九是灌水比较厉害的牛肉。因为没有灌水的牛肉摸上去会粘手,甚至感觉有些干燥。”赖明华耐心地告诉叶子明。

    “那些牛贩子是怎么灌水的呢?是不是像人们传说的那样用针筒把水打进肉里去呢?”叶子明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