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赵正没有理由拒绝魏荣的邀请。

    因为他知道,三十条烟他可以从广省背回来,没有一点心理负担。三百条烟他或许觉得有些麻烦,但不算大问题。上了三千条烟,就得小心谨慎,另辟蹊径。

    但是三万条、三十万条这种天文数字,已经超过了他的承受范围,并且一举击穿了他走歪门的想法。

    这种事情抓住了,两条命都不够死。

    所以,他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和台阶,让这批烟草尽可能地合法化。

    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把一批在广省烟草公司账目中“不存在”的货洗白,那是欧阳亮山的事,如果他能办齐手续最好,如果一旦手续不全,赵正会毫不犹豫地找机会离开。

    到那时候,别说三十万条这么多,就算是三十条他都不想再占。这不是占便宜,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旦和这批货扯上关系,还好死不死地暴露给了烟草稽查,说不定还会有别的什么罪名摁在自己的脑袋上。

    明哲保身,是赵正给自己的最后底线。

    但是在这之前,他还有机会争取一下。

    宜城烟草部门去到魏荣饭局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烟草公司的调配科科长肖福云,另一个是烟草专营管理局的市场监督科的侯永军。这两个单位实际上只是分别挂了两块牌子的一个部门,虽然一个是公司,一个是局,但其实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政企分开的说辞而已。

    烟草公司主要负责烟草的研发、调运、分配、销售,而专营局则负责烟草行业各种证的办发以及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能,所谓的烟草稽查,就是专营局派出的。

    因为之前走过三十条烟,说实话,赵正看见这两个货的时候,心里其实是不舒服的,有一点紧张,紧张中还有一点期待。

    魏荣和烟草公司的关系还算不错,见了面只简单介绍了一下赵正,说了一嘴也是走烟生意的。对面专营局的侯永军就笑了。

    “伙计,手续齐全么?”

    赵正一早在车上就想好了说辞,当即开口道:“之前在湘省走烟,主要去云省和川省。做了六期,最后一期准运证到期了之后就没做了。”

    “怎么?川省和云省的烟草公司自己不走烟?还要委托个人帮忙的?”侯永军坐在那老神在在,问道。赵正点头,说:“交通不便嘛,十万大山的,国营公司又不是给下面每个月发几千块钱,谁爱跑这些冤枉路?川烟不出省,这句话应该是早就有了吧。也就是我们,为了点蝇头小利,闹来闹去的给你们打工。”

    “前面说得倒不错,后面就扯淡了。”烟草公司的肖福云专业对口,一边擦拭着面前的桌子,一边说:“蝇头小利绝对不止。”

    赵正嘿嘿嘿地笑,“也就够养家糊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