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碧空皓月,散发出清冷而空灵的银辉,静静地落洒在天乩石之上。

    眼见这天乩石毫无变化,元观哑然失笑,想来是自己多虑了,今夜发生的一切恐怕真的只是巧合而已,然而来都来了,不如索性坐下等观日出吧,也算不辜负这峰顶绝景了。

    元观盘坐地上,凝视着悬挂于夜空中的明月,不知为何他好像渐渐有了些许困意,朦胧中,月影中竟好似有个人影一闪而过,径直向他飞来,只是他眼前似乎蒙了层纱,任他如何努力,也看不清这这人的容貌。

    这人身着银衫,直飞到天乩石上空,月华笼罩,透着一股浑然天成的仙气。那人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元观。元观忽而想起了师父与他说起的天乩石来历中提及的仙人形貌与这人竟有几分相合,难道眼前这人便是千年前赠予祖师爷天乩石的仙者?

    想到这里,元观赶忙下跪行门下大礼:“瀛虚门弟子元观,拜见仙者。恭请仙者指点天机。”

    也许是见元观诚意可嘉,这仙人随后执笔在空中写下几行字,之后衣袖一挥,将一片金光洒在天乩石之上,然后飘然飞向月亮,身影也隐没在夜空之中。

    元观目送仙者离开之后,立刻看向天乩石,只见天乩石上多了三行金字:“冥王埙,驭万灵;火神焰,焚三界;执离蛊,灭人间。”

    片刻之后,一阵清冷山风吹过,天乩石上的金字顿时被吹散,同时也吹醒了元观,他陡然睁开双眼,发现自己一直坐在刚刚的位置,连衣角的折纹都没有变化,再看向天乩石,什么字都没有。难道刚刚又只是一个梦?

    元观暗自奇怪,心中默念那几句,总觉得这几句话有莫名的熟悉之感,却又想不出哪里听过。

    突然,他想起了今晚的天雷火球,一瞬间恍如醍醐灌顶,火神焰!他做的那个梦,梦中那个红衣女魔曾经提过的火神焰。

    想到这里,他点燃了火折,再次仔细端详天乩石,虽然沟壑纵横的石面依然空无一字,但这次他看出了一点端倪,在石面的缝隙之处,隐隐发出极其细微的光,他小心地伸出手指摸了摸,指腹处留下一层淡淡金光,但只须臾,微弱金光便消失不见了。

    如此看来,刚刚的情景并非是他在做梦,而是仙者下凡指点天机了。

    今晚发生的一切,天雷降临,诡谲梦境以及刚刚的天乩石显灵,定是上天给他的启示。但这启示究竟是什么?那冥王埙和执离蛊又是什么呢?难道一切真如天乩石所言,预示着天下将亡,人间被灭?

    他眼前忽闪过梦中无数人头骷髅堆积成山的白骨巨浪,不由心生寒意,想到这里,他赶紧下山,此事事关重大,他必须与仙门各派掌门从长计议。

    上天有好生之德,若真是天亡人间,又何必屡屡给他提示,既然上天给他预警,那定是天降重任,他必竭尽心力以救苍生。

    元观刚回到瀛虚门,就有弟子来报:“云中紫微阁莫阁主连夜赶路,今晨已至,如今正在大殿等候掌门。”

    元观即刻快步向大殿走去,刚入大殿,即见一脸神色凝重的莫怀古。

    “元观道长。”莫怀古即迎向元观行礼。

    “莫阁主不必拘礼。”元观随即还礼。

    “道长……”

    莫怀古刚准备说话,元观轻轻摆手,作了一个稍缓的手势:“莫阁主,事关重大,我们进内殿详谈。”

    莫怀古即刻领会,不再言语。

    元观屏退弟子,且传令:“我与莫阁主有要事相商,任何人不得进入大殿。”

    内殿之中,元观小心关上殿门,随后面向莫怀古:“莫阁主辛苦了,我昨夜刚让弟子传信请你前来,没想到你来得如此之快。”

    莫怀古微微一愣:“我并未收到道长传信。”

    “啊?那你突然到访是……?”元观有些吃惊。

    莫怀古眉头深锁:“道长,实不相瞒,我昨日夜观天象,之后卜了一卦,天下恐将遭逢巨变。事关天下苍生,我实不敢疏忽懈怠,唯有连夜前来与道长商议。”

    元观点了点头,说道:“我昨夜传信请你急来也是因为此事。”

    “难道道长已先洞察天机?”莫怀古惊诧问道。

    元观微微摇头:“洞察天机不敢当,只是上天垂怜,仙者显灵预警。但我修为尚浅,很多天机无法参透,故邀你前来一同参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