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等到萧祈泽带领军队在北疆大捷的消息时,已经是康统二十年隆冬了,这场战打了一年零五个月。

    不知道是不是应北疆的雪景,今年早早地就下起了大雪,漫天飞雪的样子让人看了便觉得十分美好。

    苏余已经想好了,等萧祈泽回来,便和他坐在院子里,一边看着雪景,一边喝着热茶。

    只不过从北疆到上京山高水远,萧祈泽还要整顿军队,等回到上京恐怕是要一个月后了。

    苏余仔细回想了一下,萧祈年便是死于康统二十年的深冬。

    苏余常在宫中行走,偶尔也能看见当今圣上,上回她来询问殿下们的课业之时,苏余瞧他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但就算他被奉为真命天子,也依旧逃不过岁月的侵蚀,额鬓的白发和爬上脸颊的皱纹也印证了一代帝王被带走的青春。

    萧祈年一死,新登基的帝王便开始了巩固皇权之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让各个王侯回到自己的封地,无召不得返京,若擅自离开驻守封地便视为谋反。

    这些规矩都是新继位的萧祈辰所定下,苏余在想,如果最终登上皇位的是萧祈泽或者是其他人,那么萧祈泽最终是不是就不会因为谋反而被乱箭射死了?

    一想到这里,苏余整颗心都狂跳起来。

    月下旬,苏余和刘太傅照旧去太极殿向皇上禀报殿下们的学业情况。对于其他人,苏余大多是实事求是地说,但对于六皇子萧祈天,苏余那是牟足了劲头夸,恨不能说的是天上有,地下无。

    当然,苏余还不忘点明最重要的一点,六殿下之所以那么优秀,还是因为那是陛下您的儿子。

    苏余说了一大堆,但是萧祈年却似乎一点反应都没有,不是百无聊赖地喝茶,就是翻一翻书案上的折子。

    苏余觉得自己完全是在对牛弹琴。

    刘太傅这边还未曾说完,殿外就进来一个小太监,说是六殿下觐见。

    萧祈年大手一挥:“宣。”

    一听到萧祈辰要来,苏余立马打起了精神,毕竟他可是将来要登上皇位的。而且,还是他下令要杀死萧祈泽的。

    一听到入殿的脚步声,苏余便忍不住偷偷地向后看,只见萧祈辰身着一袭靛青色长袍徐徐走来,他的长相是标准的电视剧男二长相,长了一张很会爱人的脸,眉眼含笑、温润如玉。

    萧祈辰入殿后行了个礼,平身后便开始向萧祈年禀报新实施的税收情况。

    苏余站在一旁听着,发现这个萧祈辰说得确实是头头是道,对于其他官员上报的新政实施发生的意外,他也做出了针对性地改进,总体来说就是有条不紊,是个人才。

    新的税赋征收方案已经实行一年多了,其中自然也是发生了不少小插曲,其中最令人头疼的便是田赋征税。

    我朝乃是耕种大国,田赋征税自然也是其中占比最重要的一项,往常都是一年一收,根据大家的年收成来核算赋税。

    乍一听,如来也没有什么毛病,但一年四季瓜、果、麦、粟成熟时机不同,投入的产出比不同,若是将税收的时间线拉大所造成的误差也会增大,主要还是因为手底下的人投机取巧所致。

    萧祈辰上交的提案将田赋征税改成了两税制,夏税在每年农历八月征收、秋粮税在秋收后的第二个月征收,并将田赋征收的税率由原来的八成改为了五成。

    如此一来,不同季节成熟的粮食可以分批计算纳税,两税制也可以让税收账目更加清晰。

    但苏余并不觉得他是所有皇子中最突出的,他现在所面临的问题若是萧祈泽遇见,同样也能够解决。

    而且,萧祈泽比他,更多了一份果断和决绝。

    显然,今天萧祈辰的回答让皇上很满意,和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一样,自家的孩子优秀都想拿出来炫耀一番,在场的就只有刘太傅和苏余,萧祈年自然是问起了他们:“两位爱卿,依你们所见,方才老六说的办法是否可行。”

    苏余一听便忍不住轻笑,你要是真的和皇上讨论起了这个办法可行不可行,那未免也太过愚蠢了。其实萧祈辰提出的一系列方案萧祈年都很满意,他这样问并不是想要再得到其他答案,而是需要旁人来认同这个方案,从而令他得到满足感。

    刘太傅不愧是老江湖,苏余这边还在审题,他就已经交卷了:“六殿下的提议在老臣看来都甚是可行,如此一来便可以减轻我朝百姓的生活负担,也能让税收账目更加明了,真是让老臣不得不斗胆说一句,六殿下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呐。”

    刘太傅话一说完,萧祈年便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容,苏余真是不得不感叹,这个刘太傅揣度君心拍马屁的功夫也是一流。

    好话都让刘太傅说完了,苏余只能跟着附和了两句“是是是”便不知道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