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太原张家,乃是医药世家,自春秋战国开始出现至今已经有了数百年。

    昔日六国和今日秦国的太医,都或多或少的跟张家有些关系。

    但是,没有人会因为张家是医药世家而小觑张家。

    张家虽然是医药世家,但是这近百年时间,同样出现了许多高手。

    江湖天位榜上,张家高手就有好几个,甚至曾经有过张家高手进入过江湖尊位榜。

    但因为独自一人闯荡险地,最终失去了消息,不知生死。

    “张皓然吗,也好,就你了,现在告诉我,张家的行医理念。”

    医师堂的讲师带着一丝笑意看向张皓然。

    医师堂这一届的新生他十分满意,很多人都是有过治病救人经验的,比起无经验教学来的轻松。

    “各位同窗,胡凡讲师。”

    张皓然十分温和地朝着众人微微躬身,以示尊敬。

    紧接着,他开始谈起太原张家治病救人的行医理念。

    “我们张家人行走江湖,讲究的首先是一个道义,什么是道义,那就是仁义、孝顺、公平、济贫,”

    “我们张家弟子,对于穷人,基本上是无条件帮助,对于富人,自然要收服诊金,”

    “对于老人,如果是德高望重者,无条件医治,如果是恶人,我们的诊金会让他们倾家荡产,甚至不出手救人,”

    “此外,我们张家每年都会派出弟子到全国各地进行义务帮扶,尤其是对我大秦老兵,更是无条件医治。”

    张皓然侃侃而谈,脸上有着荣光。

    身为张家子弟,他十分自豪。

    太原张家,就是他的底气。

    他相信整个医师堂弟子,没有几个新生能够跟他相提并论的。

    果然,这番行医理念一说出来,不少同窗都发出了赞叹声。

    “不愧是太原张家啊,果然是有大家族的气概,每年都会派出弟子到全国各地进行义务帮扶。”

    “出身在这种家族,肯定自幼不得病少得病,医术底蕴和医药知识肯定十分丰富。”

    “身为医师,还能够坚守道义,真是不容易啊,我佩服。”

    “我们医师堂,当以张兄为楷模。”

    听着一声声的赞叹声,张皓然心里飘飘然。

    一群井底之蛙,怎么配跟我相提并论。

    再看草庐里的讲师赞同般的点头,张皓然心里更加激动。

    只要成功从书院毕业,到时候回到家族,自己就可以掌握大量家族的产业。

    “皓然啊,看来你也是行医治病经验颇为丰富的了,那么,这个老兵的伤寒就交给你了。”

    胡凡深深看了张皓然一眼,旋即语重心长地道。

    下一刻,草庐中,有两个穿着一长一短两条斜杠院服的医师堂老生抬着个独腿独臂老人走了出来。

    老人面容沧桑,但还能看见那昔日的刚毅,赤着的上身有着明显的刀疤。

    “是,讲师,皓然一定把老人家的伤寒病治好。”

    张皓然十分谦逊地行了一礼,走到了担架前。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解开上衣,张皓然从上衣内侧取出贴身的银针、火折子、一个玉瓶。

    随后,他蹲了下去,把手搭在老人的右手手腕上。

    行医讲究望闻问切。

    老人重度伤寒,问是问不了了,只能望,闻,切。

    旋即,张皓然闭上眼睛,开始感受老人的脉象。

    老人的脉象,如同一潭死水,毫无波动。

    既没有脉象不平稳,也没有脉象紊乱,只有死寂,死寂的诡异,跟脉象平稳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如果不是胡凡讲师让他来医治的话,他甚至会宣判这个老人已经伤寒过度,病死了。

    然而,这病不治疗的话,他如何领导医师堂的新生?

    额头冒着冷汗,张皓然睁开眼睛,开始翻着老人眼皮、查看眼白眼仁的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