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宋国公府。

    宋国公宋九龄正在训诫世子,核心盟友卫国公不同意,他也不敢一意孤行换世子,只能拼着一把老骨头,尽可能拾掇这个不成器的东西。

    “家主,齐国公来了。”

    祠堂外,管家宋大小心翼翼地禀报。

    宋九龄闻言面色微变,旋即呵斥道:“叫他滚!”

    管家宋大眼皮一抖,苦笑道:“他说,若是家主不肯见他,那他真就什么都不管了,大家各安天命。”

    天有不测风云兮...

    宋九龄闻言面色瞬间阴晴不定起来。

    啪!

    “逆子啊,但凡你成些器,老子何须受那姜氏小儿威胁?!”

    宋九龄用戒尺又抽了老儿子一下,恨恨地骂了一句,便快步走出祠堂。

    少顷,宋国公书房。

    宋九龄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地审视着进来的那人。

    姜云逸施施然地走进书房,随便找了个椅子坐下,笑道:“宋公在朝堂摸爬滚打五十多年,历经四帝。有些事应当是看得清楚明白的。你我虽说道不同,但云逸总算不曾把事做绝吧?”

    宋九龄浑浊的老眼陡然一凛,沉声道:“少说废话,你深夜来访,所为何事?”

    姜云逸从容地道:“跟宋公谈谈科举的事情。”

    宋九龄眼中的愕然一闪即逝,旋即不屑地道:“就这?”

    却听姜云逸玩味地笑道:“若是谈别的,宋公也不能答应吧?”

    宋九龄冷笑一声,道:“尔等一意孤行开了科举,如今却还有脸求老夫安置你们的人?岂有此理?”

    姜云逸当即从容反驳道:“这里面可还有不少世家子呢。”

    “世家子不会参加尔等的科举!”

    听宋九龄说得斩钉截铁,姜云逸却不以为意,若是世家如日中天时,或可如此作为,如今刚遭败仗,正值士气低迷之时,若敢强压族中得不到举荐的子弟科举,立刻就要炸锅。

    他语气平淡地道:“报纸署百废待兴,接收个二三十人还是没问题的;丞相府重建,三五十人也是要的;少府、卫尉、执金吾总还是能吸收个百十人的。大周一百零八郡、一千五百六十一县,叫潜龙卫梳理梳理,总还是能清理出几百个功曹县丞主簿的。”

    地方官员中,有地方豪族的人,也有外放的世家子,不用想也知道,姜云逸肯定先拿世家子开刀,给地方士子腾地方,你说地方上会不会配合?

    宋九龄瞳孔一缩,沉声道:“你敢大兴牢狱?就不怕犯众怒么?”

    却听姜云逸淡然道:“考核任免官员本就是丞相府的职责,过去十年,因丞相之位悬置,官员考核近乎荒废,从朝廷到地方,贪污、乱政、懒政迅速恶化,不仅各地民怨沸腾,便是地方豪族都多有怨言。已经到了不得不整肃的时候了。”

    “竖子,你真把自己当丞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