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华夏在欧洲战略完成布局后,整个的贸易形式才显现出来,海贸约占了贸易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陆上丝绸之路通过北海、中亚走廊到西亚、北非、东南欧的贸易约占百分之三十,这个贸易包括了对外的贸易和华夏自己内部的消费循环贸易。

    1649年华夏的财政收入共计二亿四千多万两白银,其中海贸税收占了一亿六千多万两,陆路税收七千多万两白银,其他税费约三千多万两白银,华夏总人口一亿八千多万人,本土核心圈人口一亿一千多万人,北美洲根据地二千多万人口,南疆、天南岛、非洲、南美根据地人口三千多万,里海、黑海、地中海、欧洲基地和根据地人口一千多万人,整体来说,本土核心圈的也是地广人稀的局面,而人口密集的反而是北美前沿、里海、黑海、地中海根据地的防御前线,驻军港口基地等。

    华夏的战略安全形势在核心圈主要是靠强大的人民军海军的强势碾压控制,太平洋、印度洋的出入通道被华夏人民军海军掌控,军用舰船跟本就进不了这个核心海域,所以人民军在核心圈的驻防以边防部队为主,治安军为辅,战略机动力量驻守要点和通道,配齐海运、陆上运输工具,机动兵力保证能在北美洲、欧亚大陆海上、陆上一个月内调动到东西两个极点,铁路网已经具备了战略机动三个军九个师十五万主力陆军的能力,可以击败人数在四十五万的各国联军!前沿一线的兵力在北美洲是一个骑兵集群,军级规模,一个混成集团军,军级规模!中美洲根据地山地雨林部队,军级规模,南美洲根据地学生军圭亚那地区一个雨林军级规模,里约特区一个雨林部队,军级规模。

    而南非特区一个骑兵军和一个山地师规模的驻军,北非根据地一个骑兵集群和一个沙漠部队,分别为军级规模,西亚苏伊士分割区一个骑兵集群一个沙漠部队,分别为军级规模,阿拉伯半岛和河口沙漠根据地一个沙漠部队和三个骑兵旅,沙漠部队也是军级规模!

    里海、黑海欧洲战区一个骑兵集群,军级规模,一个山地部队和一个混成部队加起来是一个军级的规模,海军陆战队一个军级规模驻军,分别驻守克里米亚、坦布、马耳他岛,加上海军舰队、边防部队、战区特战部队、空军、海军基地驻军,华夏在里海、黑海、欧洲方向的驻军达到了恐怖的二十多万人,后续还可以调动十五万主力在一个月内参战,加上北非、西亚的兵力配合,华夏在欧洲的兵力规模最大可以达到六十多万到七十万,而其他战略方向如美洲方向可以达到三十多万到四十万,非洲方向也能达到三十多万,并且武器弹药补给充足,持续三个月的消耗已经在前沿基地的仓库储备完成,而军工复合体平时生产的都是部队正常训练的消耗量,加大生产量的话,增援兵力的补给也都能在一线获得,所以华夏的战略形势是前沿集中重兵,腹心只保留战略机动部队的以攻代守的大战略,目的只有一个,保证贸易通道和贸易物资、人员的安全!

    以华夏能调动的兵力来说,只要不是整个欧洲联合起来与华夏对抗,那么理论上就不存在任何一个能打败华夏的对手!而华夏想的话,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本土只需要不到三个月时间就会被人民军彻底攻占,甚至是灭国!

    而华夏的生产能力占据了世界的各种商品生产量的百分之四十多,除了与欧洲、美洲、非洲殖民地贸易以外,华夏在美洲、南疆、非洲、核心圈的自身消费循环也占了生产能力的约一半,因此培育更大的市场才是华夏海贸的当务之急!而现在英国、法国、荷兰、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的本土和殖民地的日用品消耗的一半以上都来自华夏,并且额度越来越大,尤其是是华夏的优质产品已经彻底占领了消费市场,需求量稳步增长,其他的欧洲国家则是快速增长,因为商路的畅通时间并不长,很多华夏商品是第一次被推到欧洲其他国家百姓的面前,比如奥地利、教皇国、瑞典、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国家,贸易额度都是快速翻番式的增长,而这才是华夏需要的,华夏的工业化目前来看只是完成了一半,没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持续发展,华夏的工业化进程必然会被拖慢甚至是被迫停止,所以华夏需要和每一个国家、殖民地都进行大规模的贸易,让华夏各区的发展均衡起来,共同进入工业化时代,而这个局面的实现需要目前的市场需求持续二三十年!

    华夏目前财政收入充裕,需要建设的主要是直通克里米亚半岛的铁路和美洲大陆铁路,再有个几年就彻底贯通了,因此华夏在这个时间段不希望有任何大的战争发生,不管是欧洲、美洲、非洲还是地中海地区都是如此!华夏需要的是持续发展的市场需求和时间,虽然战争可以让华夏的军火生意大赚特赚,但是对华夏希望的国家整体进入初步的工业化仍然是片面的需求刺激,为了稳步完成工业化,华夏在内需上也想了非常多的办法,建设教育体系、建设局部铁路网、公路网,提倡消费新型工业品比如自行车、越野车、收音机、电话、电灯,鼓励民用交通进行升级换代,快速马车、民用蒸汽轮船、民用飞艇客货航班等等都在华夏政策支持和鼓励的范围之内,而华夏的大型蒸汽轮船定期航班成为了全世界的客货出行运输的首选,华记航运的全世界重要城市港口定期航班成了一道华丽的风景线,尤其是新推出的豪华邮轮简直就是童话再现,欧洲各国王室、贵族是趋之若鹜,价格再高也是趟趟爆满,邮轮行驶所到之处引起的是轰动,然后是下一班的船票预定风暴,夸张的是二年后的邮轮船票都被预定一空!华记航运直接拿着两年的船票钱定购了二艘新邮轮!你们买票,我买船,分工要合理明确不是吗?

    当然欧洲各国在非洲、南美洲的殖民地争夺仍然在持续,不过因为华夏的航运进入了主要航线,海军和海盗的海上行动大大减少了,因为抢劫对象都上了华夏的船,所以争夺变成了在陆地上血战到底然后都用华夏的船运输战利品,从欧洲到殖民地华夏运输的是人、武器,从殖民地到欧洲,华夏运输的是金银财宝和各种特产,当然还有华夏的各种产品,那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比如香烟、雪茄、打火机、香水、各种度数和口味的酒水,时装、豪华马车、手表、收音机、自行车、食品、玩具、饮品,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华夏生产不出来的,成打的工作服、衬衣是各殖民地需求最大的华夏产品,当然还有彰显英雄本色的高度飞仙了,已经炒出了天价仍然供不应求,而酒瓶上骑马饮烈酒的骑士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英雄本色,一口飞仙!是全世界的通用语,汉语的普及在这里没有了通常意义上的难度!这让李天也是非常无语,还可以这样?本来想提高汉语培训的考核的难度系数呢,这下反而成了普及汉语的活教材了!

    看来语言学习的难度是和学习者的人数成反比的,学的人越多,难度系数就越低!在欧洲一套华夏小学的汉语教材销售价为三个银币,当然是华夏银行发行的银币,可以是银的也可以是华夏的纸币,当然其他国家的金银币按照兑换比例兑换后也是可以购买的,在欧洲只有华夏日报的销售点有小学汉语教材卖!收入归华夏宣传部和教育部共同使用,反正都是推广汉语和华夏的影响力!

    华夏日报成为了很多人研究学习华夏的一个重要工具,甚至有人通过捡别人丢在地上的华夏日报学习汉语,并且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还一举加入了华夏的汉堡特区,成为了华夏在汉堡的民用销售代理商,这个叫汉斯的德国人成了一个传奇,更多的欧洲人想通过学习汉语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不管是到华夏或者留在欧洲能做什么?反正比原来的生活要好的多不是吗?

    欧洲各大城市的显着标识现在都是华记商行的大标志--一匹华美的丝绸随风扬起,因此华记也被欧洲人称为飞起来的商行!找到了华记就找到了华夏日报,因为两家通常都是在一起,而找到了华夏日报就找到了汉语教材和教师团,而这就意味着只要你还没有饿死,你就有希望成为欧洲的上流社会的一员!伦敦、巴黎、鹿特丹、汉堡、维也纳……,各个大城市的华夏日报边上都有不甘心的年轻人聚集,一边帮着卖华夏日报,一边学习汉语,白天在大街小巷穿梭,晚上在公园的长椅子上讨论然后和衣而眠!

    华夏从来都没有这么让人向往过,汉语也从来都没有这样让欧洲人心碎过,而华夏的影响力日益见长,这一切都还在加剧,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华夏的海贸成为了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环,并且越来越多的人生活离不开华夏的产品,提供了世界上百分之四十左右商品生产的华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是世界贸易中心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军事强国!没有之一!

    华夏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员、财产、贸易、航线的安全,并且还能给其他的国家和百姓提供安全庇护,是一个上帝护佑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