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你跟他讲道理的时候,老毛子毛毛躁躁的不耐烦。

    切磋了切磋后,亮出了火炮跟坦克,他又想跟你讲道理了。

    8月份阴雨天气多,山区本就难行,草原地带也出现了很多泥泞地面。

    马匹尚且能够奔跑行进,但苏军的机械化部队有点拉胯了。

    没有公路,没有坚固的路基,卡车、坦克行进的速度不快,对油料的消耗也迅速激增。

    按照这种速度,无法按计划到达作战地点。

    孙德胜的骑兵部队在一侧虎视眈眈,盯着沃尔科夫中将,这个大胡子眉头紧皱着,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想让孙德胜的骑兵师带路。

    走一些路基比较厚重的路线。

    草原多荒漠、沼泽区,但也有一些隐蔽的路段,由商人们踏出来的商路。

    路基相对稳固,可供汽车通行。

    阴雨天气加重了路基条件差的弊端,这也意味着苏联人的机械化部队,很难在蒙疆地区逞威风。

    几辆坦克陷入泥泞当中,无论怎么加速,也冲不出来。

    履带连续转动,反而卷起更多的泥土。

    谢尔曼坦克的挂胶履带适合在公路行驶,降低噪音,舒适度不错。但履带整体比T34坦克窄,使得它对泥泞路面的适应性要差一些。

    不像老毛子的T34,皮糙肉厚又耐摩擦。

    一个像是精心打磨的绅士,可能战斗力没那么突出,但整个设计给人的感觉是方方面面的舒服。

    一个是实用派代表,无关紧要的海绵坐垫?那是少爷兵保护屁股。

    糙老爷们根本不需要。

    谢尔曼的整体防护性不比T34差,但它设计的太高,有侧翻的风险,被弹投影高,炮塔贼容易被击中。

    反正苏联人是不喜欢老美的玩儿意的,要不是免费的援助,才懒得开它。

    看看其他的T34坦克,在泥泞路上狂飙,冒着黑烟也能碾压过去。

    陷入泥泞的美式坦克,暂时无暇顾及。

    部队继续向前,压进燕山地区。

    孙德胜多了心眼,留下一队骑兵照顾老毛子的装甲兵,等到了晚上,好好犒劳他们。

    烤全羊,地瓜烧,全给安排上。

    至于泥泞中的坦克,帮忙拉到武城去清理淤泥。

    事后这三十多辆谢尔曼,必须齐刷刷的停放在武城司令部外。要没这点本事,孙德胜就不叫孙德胜。

    从武城进入热河,沿途有八路的部队帮忙引路,进入山区。

    山路较窄,还特意把人往山沟里带。

    下了雨的山沟路滑,出现了汽车、坦克往沟里滑溜的情况。

    保障部队行进,还是老样子,留下小股兵力处理,或者委托八路处理。

    沃尔科夫非常感谢绥热察军区的慷慨,到了晚上,跟孙德胜偷偷喝酒。

    行军在外,本不应该喝酒,但老毛子的军纪并不高,再加上赶了一天路,确实头昏脑涨。

    空气中一层水分,到了晚上,热河地区的温度下降十几度。

    不少苏军士兵冻得难受。

    跟八路借衣服穿,借被子盖。好说好说,我都给你衣服穿了,跟你要点备用的子弹跟武器不算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