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9章谁的证人?

    “那按照你的意思,只要牵扯到民事,还必须提前专门开个庭了?”

    任真的话可谓是非常不客气了,李开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开口了:

    “那我们的案子还判不判了?”

    面对李开的质问,任真轻笑着摇头。

    “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李开作为庭上没有身份的一员之一,按理现在是不能说话的,但看着审判庭上那几位明显正在苦思冥想,任真也就懒得跟他计较了。

    “想要认定时浩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这当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不能以他失去了请求权为基础。

    时浩对优恩公司是否还具有追偿的权利,是单纯的民事问题,不能为了给他定罪,在刑事判决中对其民事权利作出剥夺性的判决。

    这显然既不符合民事诉讼中不告不理的原则,也明显超出了刑事审理范围。”

    任真给出的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李开的汹汹气势刹那间便被堵了回去。

    其实在这里的论述,任真是占了很大便宜的。

    因为民刑交叉在实践中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虽然经常出现,但是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处理原则。

    无论在哪个世界都是如此。

    甚至民刑交叉案件的范围都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界定。

    在开庭前任真做了不少功课,抓住了非常关键的一个地方。

    虽然在大多数民刑交叉的案件中,都是按照“先刑后民”的原则处理的,这个原则的适用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案件中的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必须存在竞合。

    换句通俗点的话来说,只有一个人的行为同时涉及民事侵权和刑事犯罪时,才能按照先刑后民的原则处理。

    可如果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之间属于牵连关系,那就需要刑民并立,各自进行审理。

    在时浩的这个案子里,时浩的行为或许涉嫌敲诈勒索,但其行为在民事上究竟是否属于侵权,暂时还不明确。

    因为无论属于哪种结果,都要以时浩对优恩公司是否具有请求权为前提来看。

    有这个大前提在,在刑事法庭上对时浩的请求权做出剥夺,显然是不合理的。

    根据不合理的原因,得出的结论能合理吗?

    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有歪打正着,但是在法律上,绝对不允许这种含糊的情况出现。

    “这样解释的话,一审在这里的审判逻辑倒是确实有些问题。”

    看另外两位同事还有些犹疑,李易路主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刘林是主审法官,但审判显然不能只听他一个人的想法。

    在主审法官的判断出现偏差时提出纠正意见,在其做出选择之前给出建议,正是合议制度设立的意义之一。

    “如果时浩的行为在涉嫌敲诈勒索的同时,直接涉及到民事侵权,那么法庭做出判决没有问题。

    但时浩的行为在民事上如何定义尚未有定论,在刑庭上对他的实体性权利做出判决的确不合适。”

    听了李易路的分析,另外两人也是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