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4章思维惯性

    在楼道拐角处找到时浩,三人离开法院。

    任真给时浩复述了一遍跟法官的对话,时浩面无表情,没有说话。

    “任律,咱们是不是表现的有点”

    常嘉航有些小心翼翼。

    “太直白了?”

    常嘉航点头。

    虽然他还没有做过案子,但是凭他在法院实习的经验来看,律师跟法官的沟通,全部都是客客气气好商好量的。

    再厉害的律师,也会选择跟法官搞好关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今天任真跟刘林的对话虽然不长,却打破了他的固有认知。

    这样不会激怒法官吗?

    回想了一下刘林接过申请书时那不爽的神情,常嘉航觉得很有可能已经激怒了。

    “大多数时候,跟法官沟通确实应该委婉一点,表现的听话一点。”

    打的车还没到,任真站在路边开始给愣头青上课:

    “但那并不是律师应该有的唯一一种态度。

    像我们现在,甚至都不确定案子能不能再审,就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尤其是这位刘法官,一上来表现出的倾向就跟我们的目的不符,这时候你再做个乖乖律师,难道真要听他的,收拾收拾回家睡觉吗?”

    原来如此。

    常嘉航点点头。

    道理不难,但律师跟法官之间常见的沟通模式已经形成思维惯性,才让他觉得任真今天跟法官的对话不太合适。

    现在一想也是,如果再审程序不能启动,他们连跟法官打交道的机会都不会有。

    还顾忌那么多干嘛?

    跟法官沟通的不愉快,总比跟法官完全没有沟通好。

    “任律师,那我们现在就回去等着?”

    坐到车上,时浩闷闷的问了一句。

    “等呗。”

    打了个哈欠,任真看向车窗外:“不过等的同时,再写一份申请书,我们明天再去趟公诉机关。”

    公诉机关?

    没等时浩疑惑,任真接着道:“法院这边,大概率会驳回我们的申请,所以公诉机关那边肯定是也要去一趟的。”

    点点头,时浩没再说话。

    任真接手这个案子给他带来的喜悦还未褪去,今天法官的第一句话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时浩这才想起来,找到律师开始申诉,只是他迈出的第一步。

    但是对于这个案子而言,能够成功开启再审,才是程序的第一步。

    可现在他们连第一步都迈不出去。

    遑论给他翻案?

    时浩心里的失落,任真自然察觉不到。

    现在的他,正在盘算公诉机关接手的可能性有多大。

    说到底,刘林只是个传话的,他本人并不重要。

    但他传的话中,传递出来的信息和态度很重要。

    从今天跟刘林的沟通中,G市中院的倾向已经挺明显的了。

    案子判的没问题,再审申请估计不会被接受。

    这是任真的判断。

    其实可以理解。

    毕竟这个案子,几年前就是在G市中院做出的终审判决。

    现在你说人家判的不对,人家当然不愿意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有问题就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