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只何二郎一惯是稳如泰山的样子,举止回话有礼有节,倒是让平隆帝印象深刻。

    这位平隆三年的状元郎,竟然在面对自己这个一国之尊之时,还能持重老成,绝对是个有前途的。

    如此,两人便针对治理土地改革等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心里早就打好了腹稿,何二郎应对起平隆帝的提问来,也是游刃有余,所有的回答都有礼有节、铿锵有力。

    平隆帝再次感叹,老天爷还是不想让大盛亡了,只希望如同何珩一般的人才能更多一些才好。

    平隆帝年轻,在朝堂上才堪堪站稳脚跟,想要大力改革,冲破地主豪绅的束缚,实行均田制,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为今之计,便是想到开源的方法,等到时机成熟,再推进均田入亩的政策。

    没办法呀!

    平隆帝实在是囊中羞涩,没有粮草!没有军队!

    若是一个不慎将老牌贵族给压制狠了,让他们群起而攻之,可就麻了大烦了!到时候国家都易主了,还哪儿来的以后?!

    若是真能如这位小何大人所说的,能发展商贸给他赚钱,那不管外放去哪儿,他都会尽力满足。

    君臣两人相谈甚欢,只是内容不被外人所知罢了。

    放在外人眼里,便只能看到何二郎得了圣宠、还简在帝心,他如今还这般年纪,是大盛最为年轻的状元郎,又是正经的科举取士,还是翰林院的从六品修撰,这简直是文官集团的最佳出发点了。

    申氏早就听说了这事儿,对于自己能早些时日跟月娘夫妻有了交情这件事,她还挺得意。

    杜兰月听了申氏所说,也只能点点头。这事儿吧,虽说她也可以任性地说不去,但不去怎么能知道人家想要你的什么呢?是命还是其他的?又或者其实也没什么事儿。

    但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小心些,若是能同申氏一起,那是再好也不过的了。

    听说娘子要出去参加宴会,何二郎有些犹豫,他同承恩伯府没什么交集,但……但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月娘,承恩伯府的帖子也不是非去不可,不若我替你去修书一封,咱们回了便是。”

    如今,娘子的身孕还不足三个月,此事并未对外声张。若是说身体不适也不是不可以,一个小小的翰林官儿的夫人,应该不会被伯府夫人怪罪。

    杜兰月一想,也是这么回事,便由着何二郎给推了回去,反正她也是不想去的。

    天大地大,谁也没有肚子里这个大,杜兰月才不想逞强呢。

    同时,又给申氏送了信儿,只说是身子不爽利,便不去凑热闹了。

    承恩伯府,潘氏对着新出炉的回帖,气儿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