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通知了考古团队后。

    后台的所有专业人员此时都盯着回忆画面查看。

    大禹现在所在的位置。

    是在荆山。

    而与荆山隔河向望的,有另一山,名为涂山。

    当然,这是现在人们所知道的。

    而此时,回忆画面之中。

    因为这两座山已经被淹了。

    至于到底哪个位置是荆山,哪个位置是涂山。

    人们分辨不出来。

    只能望见急流的洪水。

    淹没了所有的一切。

    大禹和众人站在岸边。

    他们的身边,是被洪水困住的人们。

    人们躺在地。

    还有人躲在山中。

    这一路走来。

    大禹能看见的,都是躲难的人们。

    伯益见此景,有些激动,对着大禹道:“没想到,兜兜转转,我们走到了这,首领,再往前走一会,咱们便能到家里了,您治好水后,要去看一看夫人吗?!”

    大禹望着远方,心中百感交集。

    楞了一会道:“再说吧,先治水。”

    说着。

    大禹便召集了手下道:“我现在这地观察一会地形,看一看究竟是为何积水,你们去照顾一下这里的流民们。”

    大禹说着,带着伯益。

    两人用准绳与规矩。

    一边走一边量。

    与之前遇到的田地和山不同。

    荆山和涂山两座山的占地面积很大。

    如今被水淹的地方也很多。

    一眼望去,茫茫无际,都是水。

    想要在一、两天之内找到积水的原因,并不容易。

    所以大禹便只能没日没夜的量,没日没夜的观察。

    大禹的手下,便负责打猎。

    给人们送吃食。

    人们一开始听说大禹是来治水的,并不做声。

    连饭都吃不饱。

    做声又有何用?!

    可后来看见大禹日日不知在这里走些什么。

    双脚都走的血肉模糊。

    还不停的做着标记。

    每天早还叫人开会,像是在商量些什么。

    于是渐渐的,有许多人都自发的加入了大禹。

    这其中。

    包括流民。

    还有一些部落的首领,一些舜帝的臣子等等。

    有许多人甚至不远万里奔赴而来。

    渐渐地大禹的手下人数。

    从几十人,变成了几百,甚至几千人。

    他们跟随着大禹,分析着涂山与荆山之间积水的问题。

    这让九州围观的观众有些震惊。

    “这么多人,都来帮大禹了?”

    “大禹现在百姓的认可度这么高,该不会,他是下一位帝吧?!”

    “我之前就怀疑大禹的身份不一般,现在看来,的确有可能啊!”

    看见帮助大禹的人渐渐变多。

    大禹的手下也渐渐多了起来。

    人们不由猜测,甚至怀疑,大禹很可能继舜帝之后的下一位帝王。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对于大禹身份的猜测和怀疑。

    不过最重要人们还是在关心,他是究竟如何治好荆山与涂山这一块区域的水。

    就在人们好奇。

    纷纷猜测之时。

    忽而,画面一闪。

    站在山头的大禹像是有些兴奋。

    大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族人们,快来啊!”

    随着大禹这一声喊。

    大禹的手下纷纷跑了过来。

    大禹道:“经过大伙日夜不停的努力,我已经发现了,这一处之所以会积水,源头就在这两座山!”

    “你们看,这里的河流到荆涂二山处,受道灵山的阻拦,被迫迂回。”

    “于是水位抬高,水流汇集而成,变成水患。”

    “如果我们想要让这里的积水消失,就必须凿开两山之间,使这里的水,能够顺畅的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