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到了玉厨寺,秦冲才发现,原来狐仙既不是狐妖也不是仙人,而是一座雕像。

    玉厨寺在河阳郡城外的九狸山上。九狸山是由四座山峰组成的,如果从天空俯瞰下去,这四座山峰就像狐狸的两只耳朵、脑袋、背部和尾巴,组合起来,就是一只狐狸。

    也不知是不是那狐仙真的有求必应,来玉厨寺上香的人特别多,从河阳郡城到九狸山的大路上一片车水马龙,甚至还有人用明石车顺道拉客,车费只需要二十块。

    秦冲就搭乘了一辆明石车,这是一家人去上香: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大女儿八岁,叽叽喳喳的,一路上说个不停;小儿子六岁,反而安安静静的,小声地哼着歌。

    两个大人都很健谈,秦冲虽然听得多说得少,几十里路程下来,却也听到了不少信息。

    这家人姓“袁”,丈夫袁俱庐,是个大学教授;妻子迟睿,中学教师。两个孩子叫做袁禧、袁祺,都还在读小学。他们是为了给刚去世的老人祈福,所以才要去上香的。

    据说这狐仙的来历其实并不久远。那玉厨寺倒是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供奉的原本是一位号称“五手厨神”的御厨,据说这位御厨曾经拯救过河阳郡城,所以城中居民集资修建了这座“御厨寺”。但三十多年前,寺中的僧人传出了一个说法,说是九狸山中出现了一头狐狸,却并不祸害别人,反而不断往寺中扔野鸡、野鸭、野兔等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都是受了伤的,有的是被野兽咬伤,有的是被猎人打伤,有的是自己赶路受伤。那狐狸自然也不是因为要把它们送给寺里僧人吃,而是想让僧人救它们。于是寺中住持说这狐狸深具佛性,去了一趟深山说是要点化它,回来以后就塑起了镀金的狐仙雕像,“御厨寺”也被改名为“玉厨寺”。河阳郡城的人们好奇,便有人试着去祭拜,结果居然有求必灵,求子、求财、求学的,都得各偿所愿,于是玉厨寺的香火便一发不可收拾地鼎盛了起来。

    那袁俱庐开着车,笑着问道:“秦兄弟,你这去,是求姻缘吧?”

    秦冲只说他姓“秦”,却没有说叫什么。那通缉令就贴在街边的告示栏上,秦冲也亲自去看了,只有他的名字,却没有画像,所以袁俱庐也认不得他,也不会想到他就是“通缉犯”。

    不过他也没回答袁俱庐的问话,只是笑了笑。

    便听小姑娘袁禧笑道:“哦,秦哥哥不好意思了……”

    由于香火鼎盛,宽阔平坦的大路一直修到了玉厨寺的山门前。几人说说笑笑之中,明石车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这儿古柏参天,寺庙金碧辉煌,却盘桓着一股妖气。

    秦冲忍不住皱了皱眉,跟着袁家四人下了车,走进寺里。袁俱庐便去买了五张门票,迟睿则嘀咕道:“怎么门票又涨价了,连六岁小孩都要买票,还要三十块钱一张,太贵了!”

    看着山门口售票点那密密麻麻的人脑袋,秦冲忍不住心里一叹:这么多人,恐怕只是卖票,每天也是一笔大收入,这玉厨寺似乎并不像是一个清修之地啊。

    难道那狐仙真的是一个妖修,既贪图享受,又蛊惑众生?

    买了票,随着浩荡的人潮穿行在寺庙里,从“三生殿”“尚飨殿”、“慈悲殿”一路参观上去,每一座殿里都有功德箱,秦冲自然不能傲行独立,每一个功德箱里都投了些钱,于是等他来到最顶上的“狐仙殿”,已经花掉了两三百块功德钱了,却不知道功德积在哪儿。

    狐仙殿是修得为最富丽堂皇的,单是门前那五根大柱子,上面镶的金子抠下来,可能就要值好几万块钱。殿里塑着三座金身,想来就是那狐仙和它的左右侍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