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又一天之后,疗养院和本地官署那边就各派了个代表联袂而来,寻找白圣协商彼此间如何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因为对方诚意比较充足,同时白圣也没有这时候就彻底扬名天下的想法。

    所以很快就达成协议。

    具体协议内容有两点,一是聘请白圣为本地疗养院的疗养顾问,固定工资三百的同时,每一次调理按摩都可以额外收费,疗养院方面不抽成,就是相当于付费给她安排一个免费的工作场所。

    代价就是,要给疗养院里的人,包括他们亲属打个折,没什么病的全身内力调理一次一百,有些小病,但并不严重的治愈五百,大病痊愈则是一千二。

    这价格相比具体效果,肯定是很低的,但相比较于平均工资,也不算低。

    毕竟如今才八十年代末,除了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以及一些特别落后的区域,大部分地方普通工人的月薪,其实也就五六十块钱,多的可能会有八九十,但过百的绝对相当少,所以相比较于平均工资而言,这价格也不算低了。

    不过往后随着货币贬值速度加快。

    工资上涨幅度也是相当大。

    二就是,当地官署愿意给白圣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一个女儿和一个女婿都安排工作,同时让她家孩子去本地最好的幼儿园小学,后续会一直安排。

    代价是给官署没退休的官员,免费来个全面治疗,同时给他们亲属优惠。

    跟疗养院一样的优惠。

    他们提的这两点,白圣是真的很难不心动,而且以她此时的修为,以及随身洞天里多的是的各种低级丹药,是真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元气不够,更不用担心人太多,治不过来。所以自然是十分顺利的达成了协议,并且还立刻执行。

    过程为了给白圣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安排工作的事,官署和疗养院那还吵了一架,倒不是互相推诿,不想给他们安排工作,而是争着给他们安排工作。

    官署想把他们安排进本地衙门。

    疗养院则想让他们都进疗养院,护工也好,门卫也好,除湿之类都可以。

    毕竟白大师的儿女在哪上班,哪边都好歹能占个近水楼台先得月,请白大师帮忙都感觉会好说话一些,至于有没有工作能力,反倒无所谓,毕竟本来就没指望让他们干多少活,给个闲职,或者让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了。

    哪边都不缺是个人就能干的活!

    没有也能现设一个。

    至于将他们安排进其他工厂,疗养院和官署根本就没想过,这种有好处有用的人,当然得留在自己这才最安心。

    不过最后白圣出于考虑到,自己儿女包括儿媳女婿,学历最高的不过是初中肄业,就是初中都没念完,实在是不适合进官署,即便进去摸鱼也不太好。

    况且她就在疗养院工作,让他们跟着她,全家人都在一起,也好管理些。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疗养院里很多活他们都能干,治病调理的活他们干不了,但是看看门,打扫打扫卫生,洗洗衣服做做饭,切切菜还是没问题的。

    总不能真直接把他们给养废了。

    好歹也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过,因为原身两个儿子以及一个女婿都在外地打工,暂时还没回来,所以目前只有她两个儿媳和女儿工作已经安排上了,一个洗碗,一个洗衣物,还有一个打扫卫生。虽然不算轻松,但至少很简单,不需要动脑子,都是她们本来就会的技能,最重要的是,工作时间会给她们放宽松些,方便她们接孩子。

    上午把孩子送去幼儿园或者小学之后,她们去疗养院上班,中午把孩子接到疗养院吃饭,休息一会再送去学校。

    晚上继续把孩子接到疗养院,吃晚饭,等她们干完活再带孩子回家休息。

    为了方便她们来回上下班。

    白圣还特地给她们三,每人买了辆自行车,带后座,接送孩子也方便些。

    等白圣的两个儿子以及女婿收到消息,要到工资回来的时候,已经又是一个月之后了。没办法,首先让他们相信这件事,就稍微有点困难,等相信之后要工资也很困难,一个月内顺利把工资要到,并且回来,已经算运气不错了。

    算他们遇到的包工头有点良心。

    回来后也不用白圣解释,与各自媳妇一番深入交流,很快就弄明白了具体的情况,工作也在次日顺利得以安排。

    都是杂工,属于没有固定工作,哪边缺人并且他们能干,就得过去帮忙。

    比如早上新鲜食材运过来,他们要把那些食材搬到厨房,换洗衣服太多不好搬,他们得搬到洗衣服的地方,还有就是把做好的饭菜搬到餐厅里,收拾好碗筷,并且搬运到洗碗筷的地方之类。

    另外身患重病,又或者瘫痪,同时白圣的内力治疗还没排到他的那些人。

    也需要他们帮忙翻身,擦洗。

    乃至于抬出去晒晒太阳。

    当然了,这三个工作纯粹是疗养院这边硬挤出来的,本来这些活,其他工作人员们各自分担分担,也能干得完。

    对官方疗养院领导而言,即便让白圣的儿女闲着吃干饭,其实也无所谓。

    但白圣很清楚,要真让他们在这一直闲着什么也不干,肯定不好,矛盾迟早要爆发。所以特地要求必须得给他们活干,而且还不能太轻松,得对得起他们的工资,毕竟现在能有个稳定工作就很不错了,更别说还是六个稳定工作。

    于是才有了他们现在的工作和活。

    同时因为他们都不是什么富贵人家的孩子,小时候虽然过得没有他们的前辈,四五十年代生人那么苦,但也好不到哪去,所以对这些工作还算适应。甚至觉得比过去要轻松不少,他们过去干的活其实并不比这少到哪去,赚的钱还没现在多,如今每个月都有稳定工资。

    哪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

    随着儿女工作稳定,一切全都步入正轨,白圣也是理所当然的,开始兢兢业业工作,先紧着病情较重的人治疗。

    一个月治三十个轻轻松松。

    当然了,如果她真拼尽全力,一个月三百个也治得了,甚至于不惜代价提升自己,三千个都不在话下,但她是真不想那么累,而且人家骗子内功大师都没那么厉害,她何必非去显这个眼呢?

    而且就这治疗效率,无论是疗养院还是官署,又或者接受治疗的那些人。

    都已经觉得很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