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只是进行训练而已,两千多人合起来一个月消耗了二十多万斤粮食。以当前的计数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便是接近一千六百石粮食没了。

    所以说,军队光是平时的消耗就足够多,还没有将武备给算进去,真心不是谁都能够养得起军队。

    楼令转身看向楼鱼等人,说道:“录册吧。”

    三年之中,楼令培养出了近四十名能够任事的人,其中大部分已经有职位在身。

    那四十名可以做事的人,女性占了十四位,她们被安排去了文职性质的岗位,并不参与家族私军在兵源上的挑选。

    今天在场的人之中,有二十三人,他们已经在摆好长桌,坐着等待青壮排队上前报名登记。

    “这是在做什么?”

    “他们要成为‘徒’了。”

    “我们也是吗?”

    “你想得美。”

    嘀咕声在少年方阵彼此起伏,以至于形成了“嗡嗡嗡”的一片。

    没有人去制止少年说话,只是一旦敢离开位置,少不得就是几记木棍伺候。

    人生在世哪可能不做比较,社会的进步其实就是在一次次攀比中形成。

    不过,那种攀比不能是奢华之风,一旦社会出现这种风格,该是一种不健康现象才对。

    好像也不对……,经济环境全面大好,自己用不违背法律的方式使用劳动所得创造的收益,奢华反倒是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也能养活不知道多少岗位的工人。

    全面约束不准这个样,那个样,什么样之类,其实就是大环境变差,需要缩衣减食来渡过难关的阶段了。

    不然的话,商品不是工厂制造吗?工厂需要劳工,限制不准这样那样,工厂的东西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又让员工失业,一系列限制不是负面操作,又能是什么呢。

    对于春秋时代的人来说,九成九的人其实并不敢奢望有什么目标。

    出生是奴隶,一辈子都是奴隶。

    属民身份就安安分分为家族劳作,再吃、喝、穿、用一概由家族来分配。

    仆和家臣就在另外的领域服务家族,期望自己的后代某天能够接班。

    到了“徒”之后,人们才会有明确的目标。

    身份是“徒”的人,他们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努力实现阶级跨越,获得“士”的身份。

    到了有“士”的阶段,无一例外都会向“大夫”这个阶层发起冲刺。

    可惜的是现实往往很残酷,无论“徒”还是“士”,反正一百个之中,实现阶级跨越的百分比不超过百分之一。

    什么最难?其实就是从零到一的阶段!

    今天,有人将迎来新的人生,获得“徒”的身份,再被赐予土地。

    只要获得“徒”的身份,人生立马就会变得不同,不止从此可以正常组建家庭,名下有个一亩三分田传承给子孙后代。

    在楼令下令登记之后,青壮的方阵里面太多人吐气,以至于出现很大一声“呼!!!”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