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清河的工业园区就坐落在城郊,全都是开阔的平地,一排排的厂房拔地而起,道路干净整洁。

    此情此景,让大卫很惊讶:“真没想到你们的工业园区修建选址这么科学,而且修建的厂房也很专业,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毕竟清河除了一个煤厂,就没有正儿八经的工业,可是这些修的厂房,竟然和工业强国的厂房差不多,生活区、工作区,消防通道什么的都应有尽有。

    “这些都是听了张成的建议,然后特地找了国外专家参照你们的建厂经验,才设计成这样的。”

    王毅耐心地解释。

    “张真厉害啊,好像什么都懂。”

    “有他给你们做规划,你们一定可以成功的。”

    随后路过荣成服饰集散厂,此时正是下班的时间,工人们十分高兴得迈出长门,足足有上百人。

    那热闹、忙碌的一幕,让大卫很吃惊,一度他以为这个国度毕竟贫穷,这里的人肯定也懒惰。

    他去过很多非洲国家,那里的人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的贫穷落后,是全方位的,文化落后、制度落后,行动也落后,万般不如人。

    而在这里他看到的虽然也是贫穷,但是也有很多的不同,这里的人都积极进取。

    人们都想要创造财富,发展经济。

    “这就是张成的服饰厂了,他们在深市生产的衣服通过火车运到了这里,然后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现在也有五六家小的服饰厂落地这里。”

    “当然我们现在最希望的是有生产制造的企业坐落在此处。”

    “如此一来,我们清河县的劳动力资源。”

    “就将能够发挥他们的价值了。”

    “这个地区一定能够快速发展。”

    王毅一脸期待。

    大卫笑道:“一定能够发展的,有你们这帮人在,很有机会。”

    下了车,大卫和其他商贸团的人都找到了张成,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直言张成的规划,可以说想到了30年以后的事情了。

    县政府的官员们,原本有很多人一开始对修建这个工业园区他们是持反对意见的。m.

    他们都认为做这个事情,确实属于劳民伤财,而且没有回报,因为连苏城都没有国外企业,何况一个清河县呢,政府现在还很穷,农村也很穷。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都吃不饱饭,甚至很多地方公路都没有通,却拿那么多钱去建一个工业园,这根本不合适。

    但是在得到外商们的肯定后,现在很多人都佩服张成,逐渐认可王毅的决策。

    “怎么样大卫、还有其他的朋友。”

    “这里还行吧。”

    “我实话告诉你们,清河将来一定全国经济第一强县,这里会变得比很多地方地级市人口要多,要更加繁华。”

    “我们的地理位置太优越了,政策实在太好了。”

    “想不发展都难,未来在附近会有很多房子的,这里会变成繁华的工业园区。”

    “你们今天如果选择在此处,绝对不会吃亏,你们的产品,一定会在我们的市场畅销。”

    “你们公司的价值会增长上百倍。”

    “总之一句话,我们今天在这里达成了合作协议,一定是公平正义的,互利互惠的。”

    “时间会证明我们的决策是多么的正确的。”

    张成无比自信的说道。

    大卫原本还想要去看看厂房,可是亲身见识工业园区的规模,还有这里政府官员的态度后,他立刻说道:“张别说了,这一块厂房我全部都要了。”

    “我一会就打电话给总部,把设备都装上轮船运过来,还包括管理人员,包括技术专家,估计有上百人,你们得帮我们解决住的地方。”

    大卫关心的问起住宿的情况。

    “这个放心,这些厂房我们都盖了宿舍楼,你们住的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