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8章诗(求追读)

    张闰土的插嘴算是打断了他两的谈话,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平和了起来。

    考上了秀才,自然也算是在三味书屋毕业了。

    毕竟先生也只是一位秀才,不好再接着教了。

    或者自学,或者再找一位先生,至少也要是举人。再或者去县学。

    不过县学的用处不大,教谕,训导,他们拿的是朝廷俸禄,执掌的是祭祀和教育管理。主业不是教学。在县学里学不到啥东西。

    县学里头没几个学生,就是个象征意义,是个文庙不是学校。

    还不如去大地方,绍兴或者杭州去,找一些大的学院。

    自学也行。

    只要有钱,就能买到很多的资料。

    都是前人科考系统性的编成的资料,用处也很大。

    特别是八股,有着很多的资料,有好些比较牛逼的人会选取一些考取了的、合乎程式的科考试卷,加以评析、刊行,作为后学者的范本。这是都是很有用处的资料。

    就跟以后考试的真题一样。

    真正主动的人,自学的效果甚至比老师带还要好的多。

    自学最关键的是要主动,耐得住寂寞。

    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

    全都在聊天。

    还有着好几个拍县令的马屁。

    县令比较看重闰土,特意说闰土是今天的主角。

    山昌先生拿出了一幅字,“各位请看,这幅墨宝如何。”

    “笔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

    “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秒。山昌兄,这幅字是你写的?我见过你的字,不像。”

    在场的一些秀才很多基本上都认识。

    毕竟只是一个小县城。

    举人非常的少。

    秀才也少。

    能邀请过来的人更少。

    大家基本上在一个圈子里混,差不多都认识。

    这就是跟大城市的区别。

    山昌先生:“这字不是我的,比我写的高明。正是这位张案首的字。”

    闰土年岁小,又是镜吾先生的弟子,虽然刚刚成了秀才,但这时候基本上把他看作了小辈。

    “好字,没想到竟是闰土的。张闰土,这我可得向你要一幅墨宝了。多少银子,一二两的我还是能拿得出。”

    秀才的字,画,都能够卖钱。

    一般的估摸着能卖个十文钱就算可以了。

    有着一部分的穷酸秀才都是以这个谋生。更多的是成为了教书先生。

    启蒙的一般是童生。

    之后一些私塾的先生会是秀才。

    张闰土连忙说道:“您开玩笑了,哪能卖这么多钱呢,即使能卖钱我也不能收的。”

    当即就写了几幅字。

    和在场的这些人混个脸熟。

    至少这些人都是会稽的一些比较有脸面的。

    一写就停不下来了,接连写了十几幅字。

    算的上是雨露均沾。

    “好字,好字啊。如此摄人心魄的好字,回家的时候我买块匾框起来,挂在屋内。”

    收到的人都对闰土的字赞不绝口。

    这下子闰土好像真的是主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