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看着她这副小女子模样,张柔清笑了笑,接着又取出了先前芥弥给她的玉瓶。

    “鲛人泪是我给你的,算是之前攻擂的奖励。但是这样东西,是别人指明给你的,是你自己赢来的。鲛人泪你可以不收,但这个你必须收下,我只是代为转交。”

    这就是一个很普通的玉瓶。张茹雅随手把玩了一下,只感到一丝凉意,再找不出其他特殊之处。

    “宗主,这是……”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瓶子里装的东西,连我的神识都能冻结。它散发出来的寒意,能突破我的护体灵力。”

    “这……不行,这个太贵重了,我不能要!宗主,请你物归原主吧。

    “人家指名道姓说要给你,说要感谢你的指教。而且人已经不在了,你让我怎么还?”说完她嘴角带笑,颇有一丝耍无赖的韵味。

    “莫秦萧?”

    “嗯哼。”

    “……追不上了吗?”

    “难讲。”

    “……那就算我欠他的,以后会还他的。”

    “有这份心就好。”

    手中紧握住玉瓶,张茹雅的神情很是复杂,有纠结、有不解、有感激、有娇羞……最终,她收下的玉瓶,连同鲛人泪一起,收进了纳戒中。向张柔清告了晚,离开了。

    三人目睹着她的离去,有些感慨。张柔清看着她,心中难得有了一丝怜爱,“其实,茹雅这孩子,算是我的侄女。可惜她的母亲生她时难产,她父亲,也就是我的弟弟受不了打击,积郁早逝。若非如此,这宗主之位是她父亲的才是。”

    “师叔,你就不照拂她一下吗?”

    “怎么没有,只是她婉拒了。我给她写过推荐,想让她拜入九天宫,她拒绝了。或许……对于她而言,我这姑姑,是个外人吧。她说要守好清水宗,只想守好自己的家。”

    “她也是一位苦命人啊。”

    “趁我现在还在清水宗,多为她扫清些阻碍吧。不然,未来有何颜面去面对她的双亲呢……不说这些了,慕瑶师妹,这颗鲛人泪,真是多谢了。日后师姐一定报还。”

    “不用了,师姐。一早就答应你的事,你怎么又推辞起来了。而且这滴鲛人泪也是别人给我的,她那里还好多呢,用不着。”

    “你说的是娵訾师叔吧?一码归一码的。”

    “我也没有想到师妹你居然给了一份我这么大的礼啊……这样吧,师妹,听闻你修万法精通之道,那这个你应该会感兴趣的。”她取出一本卷轴,递给了何慕瑶。

    “这是……”

    何慕瑶接过卷轴,慢慢拉开,入眼便是三个大字——水龙吟。看到此处,她便没有继续看下去,重新收起来卷轴,还给张柔清。

    “师姐,这是你们清水宗的镇宗绝技,是立宗之本,不合适的。”

    “有了那滴鲛人泪,茹雅修炼到元婴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了,甚至步入分神都不在话下。只要她能成就分神,至少可保清水宗千年不衰。和这相比,一本小小的绝技算什么。师妹你天赋异禀,宗主甚至预言你有成仙之姿,能与一位仙人结下善缘,何乐而不为?”

    听完这一番话,何慕瑶思索一番,面露纠结之色。但很快,她便不再推辞,最终收下了卷轴。她郑重地将卷轴收入纳戒中,随后竖起三指,向天立誓。

    “我何慕瑶以道心立誓,必不会将此技外传。待羽化成仙,必保清水宗万年福祚,历年不衰。请天地见誓,大道为证。”

    天空传来几声沉闷的雷声,似是在回应她的誓言。

    道心立誓,凡违背者,道心破损,仙途寸断,再无恢复可能。

    “多谢慕瑶师妹。”张柔清向她深深鞠了一躬,何慕瑶一并受了下来。

    一个顶级宗门的诞生,就在一个平凡而又不凡的晚上,开始了。

    几日后的清晨,青石城,某家早铺。

    此时不过寅时,天微亮,大街上已经人来人往。百姓多是习惯早起的,黑夜对于他们而言过于漫长了,所以都无比期待白天的到来。

    街头有家早餐铺。早餐铺老板是个中年人,此时正忙着招呼客人,妻子在灶台下厨,他们的孩子不过七八岁,也在一边帮忙打下手,烧着柴火。

    柴火的青烟混杂着灶台的水汽,夹带几分面香,随着清晨的微风散布到大街小巷,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经过几天的休息后调整后,莫秦萧三人正围坐在一张小桌边,等候着早饭。

    秦萧将注意力放在了店老板身上,他在招呼完客人,就会坐在店门口,包着一种面食,直到下一个客人进入店内。秦萧对那个面食很感兴趣,除了练剑和修炼外,也只有这类事才能吸引得了他。

    小白在椅子上坐立不安,一直盯着店内的灶台看,望眼欲穿,想知道属于自己的那份什么时候端上来。每当店老板端着餐路过时,她总要问一句是不是自己的。

    芥弥拿着一份报纸在查阅最近的时事,当初在青叶城时,她便有这个习惯。只是青叶城的报纸多数和凡事有关,很少会涉及到修仙界的事。在刚刚走来的路上,她发现居然有专门报道修仙界的报纸,便买了一份。

    她自随着莫凡避世以来,已有数百年不曾过问俗事了。如今再度入世,她自然很是好奇修仙界又有哪些变化。虽然百年对于修士而言并不算长,但这世间瞬息万变,多掌握些信息总是好的。

    而这报纸,最早是由山水书院创办的,开始不过是一些记录时事的小册子,目的是为了宣传民事,开化民智。时间久了便盛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