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鲁桓公真的非常郁闷,他没有郑庄公那样的雄才大略,看不到整个春秋江湖中,不知道中原真的应该团结起来以抗衡咄咄逼人的南蛮楚国。

    郎地一役,自己惨遭败绩。鲁桓公只知道,很显然,此时的郑国根本不是鲁国可以随便能得罪的。

    鲁桓公有些后悔,真的不该轻易去做什么春秋大梦,什么郑国的王朝卿士之位应该换给鲁国,什么只要天子全力支持,鲁国一定能够强势崛起。这个世道,就应该跟着郑国。

    但现在是暂时跟不了了,鲁国已经退出了郑齐联盟,刚刚又被教训了一顿,看来要重新加入郑齐联盟,得努力一把喽。

    看着原来的郑齐鲁铁三角,现在变成了郑国、齐国、卫国为主的新三角同盟,鲁桓公真的很后悔。为了一个纪国,搞成这样,实在是自己决策失误。天子很无能,根本管不了事。

    对了,宋国呢?宋国国君宋庄公隐忍了十年了,宋国是一直与郑国争夺中原霸主的传统强国,只是因为自己是由弑君的太宰华督迎立为君的,而且得到了郑国的全力支持,所以这十年来,宋庄公一直很低调。

    不但很低调,而且宋庄公在一开始便向郑国、齐国、鲁国等传统大国表示了足够的诚意:将宋国国库都搬空了,用以贿赂,以求得宋国一个休养生息的发展环境。

    这十年来那个宋庄公低调处事,不卷入任何诸侯纷争和国际事务,看上去唯郑国之命是从,但宋国佬会甘心吗?

    鲁桓公很清楚,这十年来,宋国闷头发展经济,国力迅速提升。但那个宋庄公真的愿意就这样默默无闻于江湖?打死也不信!

    这个宋公,看起来是有两下子的。鲁桓公想到了一个词,隐忍。真正厉害的人,一定是一个会隐忍的人。

    那个郑伯,少年即位,隐忍了整整二十多年,才在春秋江湖上行走,这一走便是挟风带雨,成为这个时代的天之骄子。

    那寡人也就隐忍吧,暂时不要去惹郑国了,先观望观望再说,也许宋国会有所动作了。鲁桓公正准备隐忍,而且也貌似已经下了决心,但一重磅消息传来:郑伯薨了!

    公元前701年5月,一代霸主郑庄公薨!世子郑忽继位为郑国国君,即郑昭公。

    关于郑庄公的故事,我们在郑国风云里讲太多了。反正这位中原大佬一去世,整个中原就乱了!

    鲁桓公顿时紧张了起来,他敢肯定,郑国要麻烦了!鲁桓公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因为他一直在关注着郑国,知道郑庄公的几个儿子都是不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