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濠州战场,两军对峙多日。

    晋军攻城十余次,皆未攻入城中。

    最好的一次记录,是有百余名晋军将士冲上濠州城头,与守城将士拼杀一阵然后匆匆撤出城外。

    “呵?”

    “什么大晋王朝,看来也只是外强中干而已。”

    “孤以寡敌众,濠州主城依旧稳如泰山,京城某些人想找孤的错漏,恐怕要空欢喜一场了。”

    刚刚亲手斩下两名晋军兵卒,万历太子的剑刃上还染着血。

    他一甩长剑,将血渍抖落,倒颇有些久经沙场的宿将风范。

    高拱和张居正彼此对视,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终究是高拱先忍不住,开口道:“太子殿下不可轻敌,晋军攻城势头虽然不猛,但臣细细观察,却感觉是对方故意为之……”

    “你说什么?!”

    万历太子目光瞬间转冷,语气也透着厌恶。

    这个磐石一样顽固的老头,自从来到濠州城,一而再再而三与自己唱反调。

    万历想出城迎敌,高拱阻拦。

    万历布置守城方略,高拱批评纠正。

    刚刚,他分明又一次成功将敌人打退,高拱却说晋军是故意退兵的?

    “高阁老!”

    “莫非在你眼里,本太子是个不知兵事的庸人?”

    万历几乎是咬牙切齿说着这番话。

    稍稍能察言观色的,比如陈以勤和殷士儋,已经默默低头后退几步。

    他们两位不仅不会和万历唱反调,这会儿甚至与太子爷目光对视都不敢。

    张居正就更别提了。

    他倒是大大方方直视万历太子,但眼神中满是关切和紧张,仿佛一位老头在关心自己的儿孙。

    唯独高拱,又臭又硬,心里有话从来不憋着,还总是以最直白难听的方式说出来。

    “太子殿下,老臣观战多日,发现每次晋军攻城时,他们的战术都有少许变化。”

    “废话!”万历太子冷笑道:“孤亲自守城,坚如铁壁。晋军每次攻城无果,当然要调整战术。”

    高拱听了,却是摇摇头。

    “不。”

    “臣感觉,晋军指挥似乎没有实际领兵的经验,只擅长纸上谈兵。”

    “但他利用每一次攻城的机会,正在不断积累经验,渐渐熟练,却战果一次更比一次好。”

    “就好像刚才一战,冲上濠州城的晋军将士,是这几日里最多的一次。”

    “由此可见,晋军指挥正在成熟,并且越发善于破解我军的城防部署……”

    啪!

    万历太子一掌拍在城头上,竟然将厚重城墙都拍出个缺口!

    “放屁!”

    “指挥晋军的,不过是区区一个晋国臣子,晋帝甚至没有亲自上场。”

    “你的意思,本太子的军略甚至不如晋国的下臣?”

    “高拱你不要忘了,本太子十多年前就开始领兵打仗了!”

    万历太子怒极!

    如果,高拱不是大明朝臣眼中的太子党。

    如果,高拱没有大乘境实力。

    他早就一剑砍了老头!

    万历努力压制心头火,却没想到高拱丝毫不领情。

    老头板着一张丑脸,摇摇头。

    “太子殿下确实很早就开始带兵了。”

    “但是,殿下生平败绩居多。”

    “想当年,殿下在云梦山遇范离、云州城外战诸葛、周瑜、郭嘉,莫不是惨败收尾。”

    “由此可见,太子殿下在军事上不宜擅专,要多听微臣等的意见。”

    高拱不卑不亢的说完,才看见万历太子浑身颤抖,一双眼珠子仿佛要从眼眶里爆出来!

    “额?”

    高拱微微一愣,又感觉身后至少有三只手在拉扯自己衣袖。

    他回头,发现是殷士儋、陈以勤和张居正。

    三人均是用哀求的眼神望着高拱,就差把‘闭嘴’两个字写在脸上。

    “咳!”

    高拱终于回过味来。

    他轻咳一声,冲万历太子拱拱手。

    “微臣的措辞稍有不妥,但一片忠心日月可鉴,太子殿下请息怒。”

    好吧。

    见过认错的,却没见过一边认错,一边给自己找台阶下的。

    万历太子浑身抖得更厉害了!

    如果可以,他真想一剑劈了高拱!

    “有情报!”

    突然,一个锦衣卫小旗匆匆跑来,跪在万历面前,双手捧起一个秘制蜡丸。

    “这是陆炳大都督核准无误的情报,请太子殿下亲启。”

    万历闻言,怒气稍退,却又有些疑惑。

    “陆炳与孤向来疏远,他有情报不送去京城,却要让孤亲启,什么意思?”

    “小人只奉命传递情报,其余一概不知。”锦衣卫小旗恭敬答道。

    “退下吧。”

    万历挥挥手,那名小旗当即退下城楼。

    一边拨开蜡衣,万历一边问道:“几位师傅,你们觉得陆炳用意何在?莫非,他想巴结孤?”

    “太子是国之储君,陆炳想巴结也是很合理的。”张居正笑道:“且看他送来什么情报,神神秘秘的。”

    蜡丸里,仅有一张小纸片,却密密麻麻写满了小楷。

    “徐阁老运筹帷幄,先败汉军,又歼援敌,季汉覆灭只在朝夕。”

    “若殿下能在濠州建功,则从此严嵩之势弱,殿下势强也。”

    “此外,臣已确认一事。”

    “所谓晋帝,乃范离也,此刻就在濠州城外,望殿下能见机行事。”

    万历太子将密信内容反复看了数遍,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好!”

    “好!”

    “好啊!”

    几位内阁大臣也连连叫好。

    陈以勤笑道:“徐阁老不负众望,不仅击败了汉军,甚至连敌人的援军也击败了!此战,大涨我清流士气!”

    殷士儋也捋须笑道:“看样子,咱们这位锦衣卫大都督终于认清形势,决定站到太子殿下这边。”

    只有张居正和高拱,略有些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