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那天确实有几个穿着军绿色衣服的人袭击了蒙戴寨上的人,但真正的凶手并不是农场知青,而是另有其人。

    他们不仅抢走了财物,还将两个半大孩子打伤,连夜跑路。

    逃跑过程中由于太过惊慌,不小心掉落了东西,包括一个人的身份证明。

    这个人的身份证明就成了重要突破口,农场的人联合当地公安局,对身份证丢失人员进行了走访调查。

    同时在事发地点周围贴了寻找目击证人以及可疑人员启示。

    虽然天黑,但是仍然有人看到了这边发生的一切。

    看到公安局正在征集线索,附近的人纷纷将知道的消息上报。

    经过对这些信息的汇总,同时经过仔细排查,终于将三个犯罪凶手抓住。

    抓住三个人以后,还在家中搜出那日蒙戴寨人丢掉的东西。

    看到人证物证俱在,三个人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事情到这里也就水落石出,根本不是知青袭击了蒙戴寨的人,而是附近村子上的几个二流子。

    他们平日里好吃懒做,不好好地出工赚工分,但是又想吃好的穿好的,就动起了歪心思。

    这日看到蒙戴寨的几个小伙卖东西回来,赚了不少钱,他们三个经过一番商量,立马就决定合伙打劫,然后分赃。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偷了知青的衣服,穿上去打劫。

    找回来丢失的物品,蒙戴寨的两个少年感到很感激。

    他们去认了那三个人,看到真人以后,立马就认了出来:“就是他们三个,我摸到他手上有一个大疤。”

    公安走过去,查看了三个人的手,发现其中一人手上确实有一个大疤。

    得知袭击蒙戴寨少年的不是知青,而是几个二流子,蒙戴寨的村长也对之前村民的行为表示歉意。

    因为误会是知青办的坏事,所以蒙戴寨村民没少跟下山的知青起冲突,尤其是男知青,不是骂就是追着打,还放狗咬,给来支援边疆建设的知识青年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

    为了表达歉意,蒙戴寨村长带着一伙村民,包括两个被袭击的半大孩子,将自己寨子里养的两头猪杀了抬上山。

    农场负责人推辞道:“这年头养猪不容易,你们蒙戴寨村民们生活也很艰苦,我们不能要,过去的就烟消云散,咱们还是一家亲。”

    周雪琴再次担当向导,将双方的话进行翻译。

    蒙戴寨村民觉得过意不去,非要将猪留下。

    “这事我们寨子的人做得属实过分,农场知青是为了支援当地建设,从大城市赶来的,我们不但不关心,还如此伤害,幸亏没有造成什么不良后果,如若不然,真是万死不辞,两头猪只是表达一点歉意,千万不要推辞,一定要收下。”

    推辞不过,农场负责人只好将两头猪收下。

    之前被蒙戴寨村民追赶的知青,得知蒙戴寨村长亲自来农场道歉,还带来了两头猪,心里面的气也都消失。

    农场的生活比较艰苦,因为地要自己开荒,粮食都得自己种,肉菜更是少得可怜,每日基本上都是清汤寡水,难得蒙戴寨村长给送上了两头猪来,正好可以让知青们改善一下伙食。

    因为这时候的猪都不喂饲料,全部都是喂的猪草以及一些刷锅水等,所以猪肉吃起来特别香。

    就这样,知青农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蒙戴寨之间的矛盾得以完美化解。

    这次知青农场和少数民族村寨之间的冲突之所以能够解除,周雪琴的功劳不可埋没。

    除了表示口头感谢以外,农场还送来了一些实实在在的物资,全部都是农场里面自己生产的,有香蕉、蜂蜜、干蘑菇和茶叶等,全部都是一些珍贵的山货。

    这些东西有钱有票都不一定买得到,野生蜂蜜更是非常难得,只有深山里面才能采集得到。

    而且野生蜂蜜大多都长在崖壁上,很难取下来,得非常有经验胆大的人才能取下来。

    周雪琴打开其中一罐,顿时一阵清香扑鼻而来。

    “阿姨,这是什么呀?怎么这么香!”庞小芳好奇地问道。

    周雪琴:“这是野生蜂蜜,特别甜,阿姨给你们每人泡一碗咋样?”

    “好呀好呀!我这就拿碗去。”

    “太好了,可以吃蜂蜜喽!”

    虽然没有喝过这玩意,但是看起来就是人间美味。

    很快孩子们就把碗都摆在桌子上,周雪琴用勺子从罐子里面挖了一勺,然后每个碗里面放上一些。

    这些都是纯正的野生蜂蜜,口感滑腻香甜。

    这些蜂蜜都是他们在山上养的,山上有很多野花,蜜蜂采集各种各样的花蜜制作而成的蜂蜜,所以蜂蜜散发出淡淡的花香。。

    放上一点蜂蜜,紧接着给孩子们的碗里面倒上水,然后用筷子搅拌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