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红墙巷商业街的事算是说定了。

    在双方的眼中。

    这都不算大事。

    对市府来说。

    征收轴承厂和三中沿着街道十五米地,也就一句话的事。

    两个单位在这个范围内都没有像样的建筑物。

    不存在赔偿的问题。

    对秋城建筑公司来说。

    一个几十万的工程,随便找个项目经理就能完成。

    赵秋城随便在省城接的水气改造的工程都比这个大。

    那些活他都是包给别人干。

    要不是怕商业街建得易飞和小妹不满意。

    他都想包给别人。

    对易飞来说。

    管理百十间铺子,也是小菜一碟。

    实在不行,把汪博要过来。

    看看谁还敢捣乱。

    赵丽丽就不说了。

    只需要把她扔在风口就行了。

    关去涛想趁这个机会,再问问易飞上次说的短期内建蔬菜大棚的事。

    这才是大事。

    临东市有平地也有山区。

    平地向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可到了冬天却一点办法没有。

    那些小棚越不了冬。

    山区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发展食用菌种植是第一选择。

    易飞要是能克服这两个技术难题。

    他对临东来说,就是第一功臣。

    ------

    “易飞,上次你在我办公室说你能解决蔬菜大棚越冬的问题,还能推广食用菌的种植,我想问问,具体可行性。”

    关云涛还是有点犹豫,建设越冬大棚不是没人提过。

    可行性都不高。

    易飞还没说话。

    赵丽丽抢着说:“关叔叔,我和易飞这两天也谈了这件事,有些细节还没想好,等商业街开建后,易飞再写个方案书,到时候我们再具体讨论。”

    有个屁的细节没想好。

    易飞都写了大半本信纸了。

    几种大棚的建法都写好了。

    赵丽丽上午想明白易飞咋回事后。

    就没有再准备在福利院的后院建五个大棚。

    就算青菜、蘑菇冬天再贵。

    五个大棚能产多少。

    临东市市区人口都有三百多万。

    省城人口有五六百万。

    一个冬天要消耗多少青菜?

    花钱都买不到的东西,既然准备种了还不多种点?

    多种就是个大项目了。

    肯定得先和小哥商量以后,再和关副府长说。

    一条商业街关副府长看不上。

    能改变临东市农业格局的项目他会看不上?

    巧取豪夺他不至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你把技术拿出来他是会的。

    易飞好像对什么项目都不太看得上。

    几顶高帽子一戴,说不定就同意了。

    同意也无所谓。

    总得商量商量弄点好处吧。

    赵丽丽突然想到。

    她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易飞,他可不是真的十五岁。

    他也不是省油的灯

    易飞自然明白赵丽丽的意思。

    “关副府长,技术没问题,姑姑说得对,有些细节还需考虑,过几天我给您写个详细方案,有些东西光说也说不清。”

    那是大项目。

    不能草率。

    ------

    关云涛含笑拿手指点点赵丽丽和易飞,没有说话。

    不是他不想说。

    是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两个小家伙鬼精鬼精。

    什么细节没有想好!

    这东西是凭空想出来的吗?

    如果现在没想好,那过几天也想不好。

    他们是想要的好处没想好吧!

    赵丽丽从小耳濡目染,对如何和市府打交道自然精通。

    要东西也是有诀窍的。

    有些事情是要深思熟虑的,有些东西是要有分寸的。

    关云涛有点憋气,但并不生气。

    别人的技术,没道理强行要求人家白白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