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回营地后,石路又交给熊族两百斤盐和五百张兽皮,还有三十个陶器。这是作为定金,等秋天快结束的时候,熊族需要交给石路相应的人。

    如果熊族能换到更多,他也将带来肉干和鱼干同其交换。自此,长老会议上决定的人口紧急补充计划已经实施完毕,剩下的时间就是给新来的人准备好住处,等待交换的最后结束。

    牛箭已经做好了二十个木排,都是用较粗的树木捆起来的。木排边缘还围了一圈栏杆,以防止头一次航行的未来族员晕船时掉进水里。他们是被交换的人,不是俘虏。

    大荒原的规则中,被交换的人就成为接受他们的部落的人,要服从新的部落的规则,否则他们绝不下水。

    熊族人就拒绝登上华部落的船,因为大荒原中有许多人丧生在水中。其实并不是他们不会游泳,而是大荒原中能游泳的猛兽不少,夏天湖里还有鳄鱼,人进入水中的时候就会被攻击。

    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着人们,在地面上遇到猛兽你可以跑,在水中你跑不掉。

    熊族则认为现在石路他们已经得到水神的保佑,他们一定找到了祭祀水神的方法,所以能在水上活动。

    其他的没有找到祭祀方法的部族如果学着去做就会很危险。新族员们倒是很淡然,他们已经是华部落的成员,自然的也就同时受到水神的保护,族长也要求他们下水,于是就没有抵触的,都在努力适应。

    石路回到临时营地的第二天,他就带着队伍出发,先沿着湖的南岸查看一番情况,然后就顺着河往南回归。

    湖水的水面已经有所下降,他必须在水位还高的时候回去,不然两个渡口就可能让木船搁浅。队伍一边航行一边还做另一件事就是捕鱼。湖里的鱼除了岸边几乎没有人抓,收获很丰富,让队伍不再担心粮食问题。

    当队伍到达河口时,返回的队伍到湖的最东边停留了一天,目的是修理船和木排,准备进入水流很急的大河。石路很担心峡谷中那个大拐弯会让船翻掉。

    牛箭带着人修理,他则向东南边的山行进,开始搜索动物们迁徙时翻越的高山,这条路也是熊族翻越过的。

    就在湖边五里以外,有一片巨大的荒草区域,几乎没有什么灌木。延伸到山脉边缘时,草也逐渐消失,一条长着矮草的土路就展现在眼前。说是路也不确切,那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土地带,延伸到山脉中的几个峡谷,开始分叉。

    很明显这通道是长年累月动物集中迁徙形成的。至少散布在荒原南边的动物都是通过这条通道前往南方,根据这几年观察到的规模,每一次迁徙的羚羊至少几十万头,其他的动物也不计其数。

    正是因为这种迁徙,大荒原才养活了这么多的部族。或许迁徙的道路不仅仅是在羚羊谷和跨过梅河,不过这条路上的猛兽和鳄鱼每年都能享受两次大餐,现在加上了华部落。

    在回湖东营地的路上,队伍遇上了一群拿着木弓和长矛的猎手,足足四百多人!他们一看到石路的人就围了上来,试图把十几个人的队伍全部包围。

    石路赶紧让民兵准备,随时要射出有毒的箭。同时,队伍逐渐的往南靠,通过草丛和灌木掩护自己。当这群人靠近弓箭的射程的时候,石路瞄准最前面的一个人,射出一支箭在他脚下,以示警告。

    箭嗖的一声往前飞,插在泥土上,对方也纷纷射出箭但射程只有十米,根本够不着民兵所在的草丛。

    突然听到那个最前面的人转身对后面的人大吼一声,所有人就把武器下垂着。那人把身上的武器交给旁边的人,摊着双手走上前来。石路也让民兵们把弓弦放松,走出草丛。

    “我是狐部落的族长枫红,对面是不是今年大荒原上传说的华部落?”那个走向前的人说道。

    他长的也很高,接近一米七,比起石路还是矮了些,披着脏兮兮的长发,眼睛边缘涂着黑色的眼圈,脸上涂满褐色的颜料。身上除了腰部围着一片都差点盖不住屁股的兽皮以外就没其他东西,全身毛发比石路还旺盛。说话的口音带着大荒原的味道,只是和华部落的有所不同,好在能听懂,毕竟说的和自己部落里来自犹族的人一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