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经过一个月的失落和恐惧以后,石路熟悉了氏族的情况,他开始思考未来的处境。

    他已经没法回去原来的世界了,因为这离奇的事情没有办法去解释。不管这个月他怎么挣扎和内心的抗争,加上石残留的记忆告诉他,他明白了必须适应这个世界。

    人不论是处在何种状况下,都会有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不论古今中外都通用,至少他还是会饿。同时,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也警示了他:

    一个欧洲人成为非洲原始部落成员以后,彻底忘记了自己的文明社会。

    他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特性。如何保持?只有想办法记录下自己所知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

    暂时他只能观察到自己所处的氏族状况,对于外面的部落也好氏族也好一无所知,而氏族里能够提供给他的资料也不多。

    这个荒原有多大?不知道,他只知道在这捕猎的一个月中,活动范围是一百里以内,看不到山只有丘陵和偶尔的平原。

    就连自己所属的部落,族长也只是听老人说氏族属于一个大的部落,没分开之前有几千人,现在散布在整个荒原或者周边的森林里。

    天上的星星和自己所知的一样——除了宋朝才出现的星云。还有根据目前知道的资料他判断不出这里是东方还是西方,虽说都是黄皮肤的人类。

    地貌的变化也很大,看不到海,但是可以肯定现在的海岸线比自己所知的不同。这还需要慢慢的探究。

    人类是一个群体,这当中群体关系也是他思考的问题。现在的氏族中并没有明显的等级制或者私有制,只是自己的武器属于自己。

    担任职务的人比如族长巫,狩猎队长,采集队长等都有着自己的一定特权,至少分配食物的优先权。

    禁忌方面并不太突出,主要是在一些朴素的方面,比如不捕捉怀孕的兽类,祭祀时必须有羚羊的物品,不能违背族长和巫的指令等等。

    他可能会犯忌的主要就是在原始的崇拜方面,这些对于石路来说不成问题。

    至于发展方面,石路只求让自己过得更好,这需要依靠群体,而单打独斗迟早会被荒原吞没。

    他并不需要多大的理想,或者追求多高的权利。不过他必须抛弃一些文明禁忌,比如对敌对部落的杀戮,对死亡的恐惧等等。

    毕竟这是一个朝不保夕的时代。哪怕是自己醒来后的一个月氏族没有发生瘟疫以及非正常减员,但是一个月前随着他的受伤也有三个族人死去。

    这个月他做的不够的就是交流:大部分时间都是别人告诉他,他很少去问问他人。经过迷惘和恐惧以后他决定改变,从族人身上学会更多的知识。

    这个群体中,现在猎手三十名,包括族长。这是氏族获取食物的最大来源。采集的妇女二十三人。对于一个原始部族来说,主要的人力资源算是合理,老弱并不多。

    剩下的除了巫负责医药,天象以外,都是老弱。未满14岁的孩童15名,男孩只有五人,比例不大。去年的危机失去了太多人口,这个时代的婴儿死亡率也较高。

    族里还有几个老人。其实都没有超过四十五岁的,这个年月能够活到五十的几乎没有。

    四十多岁的寿命在原始人中不算短也不算长。而且老人并不是完全失去劳动力,失去劳动力的为了氏族的需要都会被抛弃——氏族中的石器大部分都是由他们完成的,这也算是社会分工吧!

    在这些乱糟糟的信息中,石路总算是总结了一些,前途依然一片迷惘。不过他决定首先要改变。

    每天晚上,人们都会发现石路总是拿着兽皮刻刻画画,巫禾看了以后觉得恐慌,很怕出什么事,不过他烧了一块兽骨占卜以后就放心了。

    石路也有意的和巫禾沟通,和他交流天上的星星,天气等等,这本来是巫禾的专属权力。不过在这个对内平等的氏族里,巫并没有农耕氏族那么大的权力,也不会干涉族人涉及这些内容。

    这种交流是很有效果的。每天都能听到巫喊道“石!这草怎么用?石!这个草是给女子用的,要记住了~”搞得族长漆以为巫是想培养石路,只不过大了些,都十七岁了。

    和其他两个狩猎队长的沟通也进行的不错,在分到自己的食物以后,石路总喜欢去巫那里找一些辛辣的东西调制,他找到了野姜、野葱和野蒜。

    贪吃鬼和总是喜欢挨着石路吃饭,因为每次石路都会把分到的食物放上调料,然后用叶子泥巴包起来,在热灰里闷一遍——石路也没办法,没有锅凑合着用。

    其他族人用的是各种动物的脑壳或者肩胛骨,掏空以后装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