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次日一大早,迟雪顶着俩明晃晃的黑眼圈起床上班。

    一路上,先后收获了来自亲人、路人、老师的亲切问候。

    迟大宇问她:“昨天是没睡好?”

    公交车上,邻座的好心阿婆也问她:“孩子啊,你还好吧?气色怎么这么差?”

    她概都微笑着答说没事,是为工作上的事烦心罢了。

    但等真到了医院,见到导师,却再没有这样轻松就能应付过去的好事。

    相反,对方没有看到她焕然一新的精神状态,当即脸色微沉。转背又把她叫去值班室狠训了一顿。

    骂完了还不解气。

    连带着之后循例查房时,也一反常态,与她少有交流。

    迟雪自认理亏,也不好争辩,只能乖乖跟在老师身后,做好病史记录和及时汇报,最后合并汇总,摘选一部分记入规培生手册。

    等忙完已经中午。

    职工食堂这两个月涨价涨得厉害,她为了省钱,一般不去吃,多是带饭或者在附近快餐店买个盒饭。

    算算时间已经快来不及,急忙又披上外套往医院外头跑。

    到那一看。

    果然,十块钱的流动自助餐小摊前人满为患。

    她只得到旁边的粥铺买了碗皮蛋瘦肉粥,又加了点小菜,就这样作了午饭吃。

    快速吃完解决战斗。

    正想着这样回去或许还能小眯一会儿。

    出了店门不远,忽却又有人从身后追上、拍了拍她肩——她回头一看。只是不经意的一瞥,那老伯倒像是被她眼神吓到,急忙撤开了手。

    黑黢黢的面皮上,挤出一个局促的笑。

    “迟、迟小姐。”

    他话音试探:“是你吗?我们昨天见过,那个,你……您还帮了我和小远一个大忙。”

    话落,见迟雪的目光仍疑惑,他又做了个抱小孩的动作。

    顺手扯了扯身上皱巴巴的冲锋衣,“只不过昨天我穿的是个黑外套,今天换了。您还记得吗?就医院门口,我开摩托的时候不小心——”

    这么一解释。

    加上独特的口音帮助辨别,迟雪终于反应过来。面前站着的原是昨天路上蹭了别人车的老伯。

    脸色一下缓和,她也跟着微微一笑:“是我。怎么样,您家孩子现在好些了吗?退烧了么?”

    “烧是退了,”老伯却没有想象中的舒一口气,反而依旧满面忧愁,“唉……不过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

    “嗯?”

    “孩子还在住院。那医生也不乐意说个具体,说是还得等详细点的检查报告出来。”

    迟雪多少算个内行人,听他的口吻,已大致猜出来是怎么回事。但想着图个吉利、也不好多说,只得好言安慰了两句。

    见午休时间所剩不多,打了个招呼,便又转身要走。

    结果没走几步,那老伯竟再次匆匆追上来。

    欲言又止地跟在她身后,两手紧攥着、紧张地不住摩挲,就是不开口。

    迟雪眼角余光瞥见,也是万般无奈。

    眼见得快要走到医院门口,索性又站定、回头,直接开口问:“梁伯,是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那个……”

    “有话直说就好,能帮忙的我会尽量帮,”她提醒,“但如果没别的事,我现在真的要回去上班了。”

    毕竟本就只是萍水相逢,她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那老伯闻言,踌躇片刻。

    最终还是红着脸将情况和盘托出:

    “是那个车主,”他说,“一开始跟我们打电话,说不用赔钱了。然后,后来又换了个人打过来……也不知道怎么了。总之,就是问了我一些情况,问我你叫什么、跟我们认不认识之类的。我说不知道,只知道您姓迟,可能也就是路过、好心帮了我们一把。结果不知道哪里说错话了,他们忽然又说要赔……要赔不少,至少四五千块钱。说出来不怕让您看笑话,这个钱,家里现在困难,真的是出不起。”

    老伯说着说着,便红了眼眶。

    又从兜里掏出来一打叠得很整齐的缴费单,想塞给迟雪看。

    “我自己身体也不好,每个月要吃药。我儿子——我就一个儿子,前几个月刚死在了云南。他本来就是拿着国家的助学金读的大学,现在为国捐躯,是光荣的事……是分内的事,咱也没那脸伸手向国家要钱。”

    “但现在儿媳妇也跑了,就我一个人带着小孩,每个月给人家守门赚千把块钱,孩子生病了、以后还不知道怎么办。只能一直给人家打电话道歉,最后那边终于松了口,说想不赔的话也可以,但还是有条件,”老伯说,“我实在是不得已,迟小姐,真的是没别的办法了,才腆着老脸来求你。”

    那卑躬屈膝的样子。

    何尝不像极了多年前到处借债的迟大宇。

    那些不愿回忆的记忆又找上门来,迟雪的表情变得凝重。

    “没关系。是对方提的条件跟我有关?”

    但她仍是从外套兜里找出两张纸手帕递给对方。

    等到梁伯情绪稍缓,才又耐心追问:“是我认识的人,还是别的原因?他提到过吗?”

    “没说。”

    梁伯道:“车主只说要我把迟医生你的联系方式给他。说是如果做到了,这件事就当没发生过。其他的就不愿意透露了。”

    意思是,四千块钱换个联系方式?

    迟雪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心说这是哪门子的狗血剧情,又赶忙劝老人别急也别自责,不是什么大事。

    “这样,你现在给车主打个电话,”她指了指老伯另只手上一直攥着的手机,“我就在这,问一下到底什么情况,看是不是认识的人,之后的事之后再谈。”

    梁伯感受到她的态度变化,很显然长舒一口气。

    又忙向她鞠躬感谢。

    然而,电话很快拨出去,前两次却都没有接通。

    直等到迟雪一直抬起手腕看表的第三次。

    那位只闻其名、不闻其声的大忙人才终于把电话接起。

    老伯和他说了两句。

    转身把手机递给迟雪时,脸上终于挂上笑容,又小声告诉迟雪:“那位先生好像跟你早就认识。迟小姐,他说你跟他聊一下就知道了,应该不是找事的人。”

    是吗?

    迟雪将信将疑,接过电话。抵在耳边“喂”了一声。

    她有心不说自己全名,因为昨天也只告诉了老伯自己姓迟,猜想对方应该更不会知道她具体名字。

    结果一个“喂”字刚说出口,电话那头却突然笑起来。

    “迟雪。”

    甚至猝不及防、准确地报出她的全名。

    她一头雾水,反问:“你是?”

    “我就知道你认不出来。”

    “……”

    “迟医生,好久不见啊。”

    虽然她毫无头绪。

    但这位颇有恶趣味的车主很显然乐在其中。

    因此既不回应她的问题,也不遵循应有的社交礼貌。

    顿了顿,又在电话里笑着问道:“所以,方不方便告诉我,你现在又是在哪个科室上班?”

    他说:“迟雪,既然真的是你,那我至少也得翘班来见你一回。”

    *

    后来再想起这神奇的一天。

    迟雪其实不得不怀疑:似乎就是从她主动想要踏出“回忆青春”的这一步开始,命运的齿轮已开始转动。于是,许多从前觉得再也不会遇见的人,又突然出现在了她的身边。

    比如解凛。

    也比如——半小时后出现,坐在她对面。西装革履、贵气逼人,却依旧笑容随和的叶南生。

    这个名字与这个人,于她而言,亦实在是久违了。

    她已太久没有想起过这位老同学。

    遥想上一次见,似乎还是高三毕业、回校拿成绩填志愿那天。叶南生突然在路上叫住她,手里拿着相机,提议说迟雪,不如我们拍一张照片吧。

    而她一脸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