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

    三天一转眼就过去了。

    第一次科考也就这样开始了,大批的人进入到专门的考舍之中。

    在这里一座就是一天,因为是第一次考试,因此也没有考太全面。

    只是三道策论,与一道文章一道数算罢了。

    在考过之后,由考场上的人将考生的姓名用贴纸糊住。

    判卷官根本不知道这些卷子是谁的,也能杜绝一部分作弊的存在。

    各种试题先由判卷官粗选一遍,将出众的文章递给上一级。

    这些判卷官则是由朝廷之中的官员所组成的。

    其中更是有朱儁刘备等人来判卷,当将这些试卷判完之后,还会在被海选下去的试卷之中随即抽查。

    以防有判卷官将有才之人,因自己不喜而故意选掉。

    在五天之后,将选好的试卷递给天子,由天子亲自验看。

    将试卷验看完了之后,将选中之人的姓名张贴出去。

    在这第一次的科考之中,朝廷选中了三百余人,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几个名字让林木十分熟悉。

    大殿之上百官为这些新官道贺,这是林木特意为这些人安排的殊荣。

    站在这些队伍首位的人气度不凡,只是看上去就看得出来这是世家子弟。

    这人正是荀攸,荀攸字公达,颖川世家荀家人。

    也是荀彧的侄子,可以说是十足的世家子弟。

    林木之所以选择荀攸,一来是因为荀攸的智谋亦是超群,在曹操的评价之中,荀攸仅次于荀彧,要知道荀彧可是被称为王佐之才的。

    但如今荀攸是孤身来京,这就说明了荀攸并不是带着荀家的诚意来的,只是荀家的一种分散投资罢了。

    如今天下势力大的就那么几个,朝廷虽然占据三州之地,但论实力还真算不上什么。

    这三州之地一个是偏远穷困的凉州,一个是被祸祸的差不多的司隶,一个是被轮番洗劫的雍州。

    看似好像地盘很大,但其实人口加起来也超不过一百五十万。

    后汉初期(157)人口本来是有五千六百多万的,但自中平元年起(184)先是黄巾之乱,又是董卓之乱,加上连年灾荒与征战,人口到如今竟然只有两千三百多万。χιè

    短短不到三十年,人口便下降了一半有余。

    而洛阳长安等地,虽然没有遭遇什么大规模的黄巾之乱,但该遭的兵祸却是一点不少。

    如今能剩下这些人,还是林木从那些世家嘴里扣出来的。

    因此朝廷虽然看样子好像地盘很大,但其实基本上都没什么用。

    但朝廷只有一个其他世家所不具备的条件,那便是正统。

    其他诸侯虽然可以借着什么清君侧什么的名号反抗朝廷,但却是不能直接针对大汉反叛。

    他们只能诛杀了天子身边的奸佞之后,做个丞相之位什么的,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大汉忠臣。

    这对其他天子可能是个极大的威胁,但这对林木根本算不上什么。

    如果他们原因来京,林木不介意给他们一人一个丞相。

    这些世家虽然不看好朝廷,但却还是在家族之中找了一个人来朝廷,分散投资,还真是汉室忠臣啊。

    而另一个则是林木完全没有想到的人了。

    这人便是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