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叶子明领着朱志林他们就往酒家走,在一家当地较有名气的酒家门口,叶子明停下脚步,正要领大家进去的时候,朱志林把他叫住了:

    “子明,你带我们来这里吃夜宵啊?”

    叶子明。心里一紧,难道这有什么不妥吗?这家酒店虽然比不上珠三角的酒店,但在文华也算比较上档次的。

    可没待叶子明开口解释,朱志林又说了:“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常常听你说文华的小食如何好吃,如何有名,要不今天晚上我们就去尝尝文华的小食吧!”

    这次叶子明倒真的感到诧异了,那些小食都是街边卖的,连叫大排档都说不上,只能叫流动摊档。

    “这有点不好吧,那都是在街边摆张桌子就开档的,味道好是好,但就怕卫生条件不好。”叶子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有什么可怕的,文华人不是一直都这么吃的吗?”朱志林有点不以为然地说。

    朱志林这么说,叶子明也不好再分辨,于是带他们去街边吃文华小食。

    文华小食果然名不虚传,还未看到摊档,朱志林他们就闻到了诱人的香味。

    叶子明找到一家自己以前经常光顾的小摊,街边的近十张桌子竟然全部坐满了,如此一斑,可见文华小食的火爆。

    等了几分钟,有两张桌子空了出来,老板娘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

    还没等大家坐下,叶子明就吩咐:“老板娘,先来十元炒石螺,六支啤酒。然后按人头每人来一份牛杂煲,不要太辣。再来一份酒酿蛋,酒酿蛋要荷包蛋,加汤圆”

    看叶子明不用问就轻车熟路地点吃的,就知道他对文华小食有多熟悉了。

    蓝关雪则对大家说:“我看这里还蛮卫生的嘛,大家用的碗筷都在煲里煮着消毒呢!也许这比一次性碗筷还更卫生。”

    大家随蓝关雪的手指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个煤炉上面,正哔哔波波地煮着一些碗筷,水显然是开着的,一直不断地冒着热气。

    炒石螺马上就上来了,大家用筷子夹一个进口,感觉又香又辣,很是过瘾。

    “比起下面的炒石螺,却是好吃很多。记得我们读大学时吃的炒石螺,总有股腥味。这里的石螺只有香味,没有一丁点儿腥味,味道却是不错。”朱志林接连吃了好几个石螺,虽然辣得口中不断发出“呼呼”声,但却没有停下筷子的意思,只见他喝一大杯啤酒,又继续吃石螺。

    “这里的石螺都是当地河里或池塘里打捞起来的,文华没有什么工业,水源都没污染,因此,石螺还保留着天然的肉味。一般来说,石螺打捞起来后,还要用清水浸泡一两天才拿来炒,浸泡后的石螺把里面的污物都吐出来了。这样的石螺,再加上各个摊档所谓的秘方,这样炒出来的石螺,味道当然不一样!”叶子明颇有见地地分析道。

    “炒石螺的味道是不错,但这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坐中有人这样评价。

    “别急,牛杂煲来了,你们就更有口福了。”叶子明自信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