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小叶,你过来一下办公室,我和你说点事情。”一天晚上8点多钟的样子,李委员打叶子明的电话。

    叶子明当时正在宿舍看书,一听电话,连忙放下书就去组织办。

    “什么事情这么急呢?”叶子明一边往办公室赶,一边想,“难道是我在工作上哪点没做好?”

    进到组织办,只见李委员满脸通红,身上还有一股酒的味道,显然他是在哪里吃晚饭刚回来。

    见叶子明进来,他让叶子明看一份文件。

    这是一份《关于进一步做好组工调研信息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各镇组织委员发动本镇党员干部提高对组工调研工作的认识,把组工调研工作落到实处。

    叶子明仔细看了看通知,一是每个镇必须要写,二是写好的作品争取要在杂志上发表,这些杂志包括中组部、省委和市委的组工调研,以及县里的《组工信息》。

    文件后面还列出了一些重点调研课题,如: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新时期乡镇党委与村级组织关系探讨、创新选拔任用方式、促进优秀干部的思考,等等。

    “李委员,这些题目好大,我从没做过类似理论研究式的工作呢?”叶子□□里有点虚,怯怯地对李委员说。

    “小叶,你别担心。其实这个工作很容易做的。我和你说说,你就知道怎么去做了。”李委员显然是写这类调研文章的老手,他胸有成竹似地对叶子明说。

    叶子明搬了张凳子,坐在李委员面前,恭恭敬敬地听。

    “你先看看办公室的这些杂志,看看别人的文章是怎么写的,特别是我们市县一些作者的文章。先看别人的文章是怎么提出论点,如何进行论据,数据又是怎么插到文章之中去。

    “对于一些理论观点,要和上级特别是中央保持一致,但如果是写探讨的文章,可以在中央或省里理论观点的统筹下,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当然,这个见解要站得高,望得远。着远于发展,才是我们探讨工作的需要。

    “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和写法后,你再选择一个调研课题,然后按照这个课题去搜集资料,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把文章写到三千字以上就可以了。”

    听了李委员这些话,叶子□□里还是在打鼓,因为自己刚刚接触政府工作,对组工工作更是一窍不通,他担心自己最后做不下去而耽误工作。

    叶子明把自己的这个想法隐隐约约地说了出来。

    李委员似乎感觉到叶子明有点木讷一样,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

    “小叶子,说白了,你可以去网上找资料来写,但不要和网上的文章一模一样就可以了。我这样说,你明白了吧?”

    “是不是自己的观点,网上的素材,然后用一些合理的数字,再加上一些当地的地名,重新组合文章论据的顺序就可以了。”李委员再三说可以参考网上的资料,叶子明的眼前突然想起自己读大学时,见不少同学拼凑论文的方法,于是脱口而出问李委员是不是也是这样去“写”文章。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你还是挺聪明的嘛!”李委员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写好之后,你给我看看,然后就发去县委组织部。我有点事要回房里了。”李委员扔下这句话后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