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转眼,半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此时,已经是秋天了,大地看着有些苍黄,天空望着有很长的距离。

这半年时间里,程渊除了早晚各练拳一个时辰外,其余时间,不包括饮食,基本都花在了读书上面。

经过半年的苦读,程渊浑身都透露出一种书生的儒雅气质,还有一股子沉稳。

同时,由于练拳半年,身材看上去非常匀称,高五尺两寸,面容干净白皙,目光灿若星辰。

秀才村,依然是那么安静祥和。

在这半年里,秀才村传的都是小秀才的美名。

因为,小秀才在这半年里,不仅出资将私塾扩建了不少,还给每个穷苦学生都赠送了一套读书用具:包括笔、墨、纸、砚。

私塾经过扩建后,教书的老先生,腰不酸,背也不驼了,看上去明显精神不少。

而上学的孩童,看着温暖的房子,精致的读书用具,满眼里都是幸福。

尤其是程渊将自己的那千本藏书,全部无偿献给村里,并在村里建了个供大家读书的场所,这个地方一建成,教书的老先生,当场提笔取了书阁名。

管理书阁的都是村里上了年纪的孤寡老人,他们都很好说话,整天都乐呵呵的。

秀才村,总有那么几家日子过得比较艰难,程渊都一一前去拜访,并留下了一笔可观的钱财,借以让主人家度过苦难日子。

每次做完这件事后,老仆人就会发问:“公子,此举,是有何深意吗?”

程渊都是笑着回应五个字:“人,不能忘本。”

已是深秋了,走在秀才村的路上,程渊欣赏着秀才村的一切:安静的树、调皮的孩子、笑呵呵的老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一声声吆喝、各家的温情话语。

看到眼前的一幕幕,程渊时常都会想:“仙人,不能人人同乐,百载、千载,乃至万载,只会剩下孤独、凄凉,和悲怆。”

对于成为仙人的念头,现在程渊几乎提不起任何兴趣,只是默默地关注着秀才村的一切,只想照顾好自己的父亲。

今天,程渊准备前往枫镇,对于枫镇,有很长时间没有去看一看了。

既已决定好,程渊便赶回家,让老仆人随行一起前往枫镇。

此次,主要是想买些新的书籍,增长些见闻。

坐在马车上,程渊盘着腿,闭目想着一些事情。马车里面,空间较大,里面只剩下几个软垫,其余的都被程渊要求给拆掉了。

老仆人裹着较厚的大衣,迎着呼呼的秋风,驾着马车朝枫镇行去。

老仆人,对于枫镇的一切,都很熟悉,哪里有什么有趣的新鲜事,哪里有什么新店,老仆人都了如指掌,就这点,程渊特别信任老仆人。

老仆人对着车内的程渊,道了声:“公子,已经到了。”

程渊立即起身下了车,站立着打量了下四周:行人稀稀疏疏,秋风呼呼的刮着,入目可见的都是随风飘扬的各种布幡。

程渊眼前靠近的店,用牌匾写着:罗家书店。

打量了一会儿,程渊便准备踏步进去,而老仆人被程渊要求坐在马车里面看顾着马车,毕竟,马车外面风大。

从罗家书店门口刚进去,入目的是十个书架,一字排开,每个书架上放满了精装的书籍。

在门口左侧有个麻衣老者躺在斜靠着墙的椅子休息,脚搭在长木桌上,桌子放着一支秃了毛的笔,一张砚台,一个精装本,一叠草纸,一个算盘。

整个屋子,看上去就这么一个老人。

“自己在书架上选书,选好了,再到我这儿结账。”

正当程渊犹豫是否要叫醒麻衣老者的时候,突然传来这么一句话。

程渊看了看闭眼的麻衣老者,也不多说什么,只当对方不愿多谈,便自己朝着最近的书架走去。

程渊一个一个的书架看,每个书架,都选了几本。到最后,共选了二十四本书,才选好。

只不过,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

程渊这时候,准备将选好的书籍都买下来,拿回去看。